“去他者化”的抗争:刘翔夺冠及退赛的媒介报道分析——以雅典奥运及北京奥运期间《人民日报》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xuehai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符号学相关原理,对《人民日报》在雅典奥运和北京奥运期间有关刘翔的媒介报道进行文本阐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冠”应和了“大国崛起”的民族心态及集体诉求。在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社会性别等多重张力交织的媒介再现中,刘翔被反复表征为展现国家形象的“民族英雄”,并无可厚非地成为中国迈向新时代的代言人。2008北京奥运会被中国视为去“他者”化的战略性事件提上日程,刘翔作为其中关键性角色文本符号却意外因伤退赛。国外媒体将其渲染为“民族悲剧”,国人更是陷入极度低迷的情绪,于是被重新编码后的刘翔暂时获得了普通运动员身份的回归。而脚伤痊愈复出后的刘翔依然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希望拼搏于田径赛场,且始终占据着符号场域的中心位置。如此,中国试图借助体育的成就象征中国屹立于现代化之林的强烈欲望,与西方资本主义在体育等文化领域的奋力扩张隐蔽勾连在一起。
其他文献
新媒体平台和多样的网络亚文化形态促使了网络自制短剧的创作、快速发展和传播,在这个内容为王、受众分流的媒体时代,网络自制短剧依靠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的制播方式紧跟受众需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视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依托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都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作为重中之重,开办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电视节目,这
学位
本文从创作方式、文化传承、传播效果等方面对中韩家庭伦理剧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对外开放浪潮的大力推动下,国外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及电视文娱节目等逐渐涌入中国
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国内外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到2020年,就疾病负担(GBD)而言,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脏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1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