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唐新罗人中的新罗奴婢相关问题探析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3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建立后,其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文化、开放的政策使得唐朝的对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其中与新罗的沟通和往来最为友好和密切。在近三个世纪的交往中,各色新罗人纷纷赴唐,或出使宿卫、或求学求法、或经商出仕、或求食图存,等等。诸如此类不可具举。这些入唐新罗人活跃于唐朝社会各个阶层,为唐罗两国的交往做出了贡献。其中,新罗奴婢这一特殊群体曾受到唐朝与新罗两国的共同关注。新罗人入唐为奴之现象出现在九世纪一二十年代,这一情况的发生有着特殊的背景和原因,其解决过程也颇显周折,其中薛平和张保皋的作用俱不能忽视。本文首先简要概述入唐新罗人的身份阶层和大体分布范围,其次对新罗奴婢出现的背景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探讨新罗奴婢问题的解决和影响。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该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入唐的新罗人。本章从官方派遣入唐的新罗人和民间流入的新罗人两个方面对入唐的新罗人身份阶层及分布进行概述。第三章,新罗奴婢问题的出现背景及原因。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简述唐朝的奴婢买卖政策和外国奴婢的输入状况,第二节分析新罗奴婢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章,新罗奴婢问题的解决。本章首先对新罗奴婢禁断政策的提请者和执行者薛平进行阐述,其次对新罗奴婢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第五章,结论。通过对入唐新罗人中的新罗奴婢相关问题的探析,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湖南现存建国前出版的地方志400多种,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清代所修,当中保存了大量灾荒史资料。本文以被誉为“湖南百科全书”的光绪《湖南通志》为主要对象,辅以其他方志,研究
当代农业经济是在过去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清代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当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对清代湖南农业经济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的方法,以清代湖南各地的
早期印俄关系以经济交流为主。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印俄关系让位于英俄关系。殖民统治期间,英国政府不断地在印度宣扬“俄国威胁论”。俄国十月革命在-定程度上推动了印
本文对贷金制度与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存亡危机。为维持战时教育,陈立夫担任教育部长实施教育整理,贷金制度是其中的重要举措。贷金政策是
明清时期,独口通商,江西过境贸易繁荣,以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为中心的传统市场经济得以繁荣,相应地带动了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定地位。五口通商,尤其是长江流域开放后,全国贸易格局和商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九江开埠以后,江西商路和市场格局也相应作出了调整:传统市镇衰落,新兴城镇崛起;传统市场近代市场过渡,经济重心北移;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百姓生活在新的市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