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受传统课程评价理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因此有必要对现行评价机制进行改革,采用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学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评价的起源和国内外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互补的作用,尤其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使用各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成长档案等方式,以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在第三章中重点阐述了本文采用两个班级前后测的实验设计,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高一(6)班的学生为对象,实验班接受为期一年(即2015年9月-2016年6月)的实验处理;控制班则选取高一(5)班与实验班基本同质的学生为对象,在实验研究阶段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班和控制班均接受高一入学考、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和高一期末考试以及《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英语学习态度调查表》的前测和后测。通过量的分析探讨两种评价方式的互补应用的成效及修正措施。最终通过实践教学得出结论:利用两种评价方式的互补作用,促进学生改进学习策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对测试成绩的归因更积极,家校联系更紧密有效,学习成长型档案使学生的学习更丰富,更深入,更有趣。因此该实验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主体,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指出,实验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比如样本数量再增加,进一步检验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应更全面合理,应顾及到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