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在西部地区一系列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入应用期以后,能否发挥工程的应用效益已经成为一个关系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图以资源为视角破解这一难题。目前,在国内信息化教育领域还没有系统的有关资源问题的探讨,对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问题的研究虽然开始有一些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考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寻求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利用和管理的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归纳法,辅助以访谈、座谈等方法。文献的检索主要借助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搜集了部分资料,并搜集了一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汇报材料等。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关于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五种分类方法:按照资源建设的体制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分为国家资源、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按照资源的用途及潜力分为促进学校发展类资源、促进教师发展类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类资源和促进农村发展类资源;按照可重组性分为可重组资源、部分可重组资源和不可重组资源;按资源的可用性分为完全可用资源、部分可用资源和不可用资源;按资源的原创程度分为选择性资源、整合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这些分类为探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利用和管理策略奠定了基础。2.关于资源建设的策略。宏观上,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资源建设体系;地方层面上建立“以县为主”的区域资源整合建设模式;学校层面上建设校本资源三项策略。微观上,提出并探讨了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本地化、深加工和民族化三项策略。3.关于资源利用的策略。提出了一个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策略分类框架,即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策略的层次——对象分类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策略及其制定和发展路线进行了探讨,并具体论述了三种模式资源的转化和学校主题资源整理两种有助于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策略。本研究对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从创新事物推广的S形曲线出发,构建了一个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益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西部地区深入利用的效益的两个因素:资源的应用程度和生命周期,并深入探讨了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程度(水平)与延长其生命周期的策略。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教师/学生、资源和硬件环境三个因素及其关系构成的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模型,依据此模型提出了一些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利用效益的策略或建议。4.关于资源管理策略。围绕国家资源、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建设,总结了我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的体制。以三种对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划分,构建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的三维结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探讨了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传输和利用的管理。最后,提出了资源评估和资源服务两种有助于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