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拯救与喧嚣——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日常叙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日常叙事的出现及其在九十年代的喧嚣已是当下文学不争的事实。这对承载着历史、国家、民族等宏大使命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对一个不知道日常生活的诗意为何物的历史空间,这股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文化转型出现的日常叙事潮流,得失暂且不论,它为文学重新找回了那个遗落了很久的丰饶的日常生活世界,却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 什么是日常生活与日常叙事?其有何特征?论文在第一章中对此做出了充分的内涵界定。以此为切入点,第二章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性追求的历史框架下,分别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时期内梳理日常生活及其叙事遭受压抑、改造终至缺席的现实和文学命运,并对此做出必要的原因分析,为新时期日常叙事的崛起和喧嚣提供文学史的背景支持;第三章对开辟新时期日常叙事潮流的新写实小说做了重点分析,包括其出场语境、文学特征及其对从前被压抑和改写的日常生活及其叙事的拯救意义。新写实不仅将从前被意识形态化、本质化、理性化、圣化、简单化的“生活”还原为现代意义上世俗性的日常生活;将从前被过分大写的人还原为相对小写的人;将生活的意义引回自身;同时对传统的小说观念、作家角色、创作手法、阅读习惯做了相应地调整;第四章对九十年代的日常叙事——新生代小说进行集中分析。肯定其从另一种角度对生活和人性的进一步发掘和展示及其以个人经验彻底消解宏大叙事和一体化的文学模式的叙事努力,同时从新生代对二十世纪被压抑-缺席的日常叙事进行拯救的维度上,对加之于新生代头上诸如“平面叙事”、“欲望化叙事”的指责予以了较为宽容的解释。 日常生活是生活的常态与本真,是我们普通人的栖身之所,新写实和新生代小说在日常生活世界里重建自己的美学园地,这对丰富和拓展文学的表现领域,推进文学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空间的观照有着积极的意义。尽管它们在近年创作中表现出种种日常叙事的不足,但这也是文学过渡时期可以理解的文学现象。当前的日常叙事固然值得警惕,但日常叙事本身并非没有前途。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对袁可嘉与艾略特的诗论进行比较,梳理二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从而了解袁可嘉的诗论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艾略特诗论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袁可嘉并非对艾略特诗论的照搬照抄
学位
三百多年前,李自成农民军历经十多年艰苦征战,终于攻破潼关,占领了京城,大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京城政权易手。然而不到40天,江山社稷再次易手,农民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帅李自成
近年来,新词语的出现令人目不暇接,已经不仅仅是语言学界才关注的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词语的丰富多彩是由造词方式的丰富多彩造成的,因此对新词语的造词方式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