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战争书写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先勇,当代极富才情与成就的小说家,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他以其为数不多但却十分精湛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重要的地位,从而成为华文文学的翘楚。白先勇出生于乱世,这便注定了他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他的小说创作与战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白先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小说显著的艺术特征上(包括人物形象、创作手法、语言风格等)和深刻的思想主题上(包括悲剧主题、死亡意识、宗教意蕴等)。这些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然而对白先勇小说中战争叙事的研究却是非常的缺乏。本文试图从战争书写的历史价值、战争引发的人性思考以及战争溯源的生命焦虑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达到拓宽白先勇研究领域的目的。全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该论文选题的理由与价值意义,即白先勇小说战争书写的特殊性及其特色,以及它对人生的启示作用,从而揭示选题的意义所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白先勇通过对“民国史”的回顾,用客观冷静、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了国民党在“民国史”演进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他通过战争影响下人物的今昔对比,写出了人生变幻莫测的无常感,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有着难言之隐的声声喟叹。第二部分通过战争对人生命无辜伤害的书写,揭露了战争的本质,进而展现人性在战争中如何遭受扭曲、变异,从而揭示了人生中无法克服与突围的生存困境,进而呈示了对于命运的有意义的追问。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战争下人性变异的根本原因,即人的心灵遭受巨大的创伤。白先勇循着心灵变奏的轨迹去展示饱受战争创伤之人的心路历程,即由战争造成的家园流离而引发的文化乡愁,并由此而上升到对人类命运无法把握的深深忧虑。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白先勇通过对战争叙事的书写,打破了传统的战争描写的模式,通过对战争历史的再现,展示在战争笼罩下发生的一幕幕的人生悲剧,流露出深重的历史感与沧桑感。作者怀着悲悯的情怀与人道主义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他对人性思考的深度与厚度。白先勇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其他文献
宗族对基层社会的教化和治理功能是以宗祠作为核心展开的,宗祠在发挥基层治理、培养民族认同感和集体意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宗祠曾经被视为封建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国将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分别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和刑事诉讼的程序予以判决。然而在生活的实际案例中,民事争议和行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黄酮(TFG)对培养的缺氧/复氧(H/R)乳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H/R
外国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是世界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知识,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它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更给我们心灵的滋
面对在几十年前的种植屋面,未使用过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材料,也未发现遭到根系穿刺破坏而渗漏的事实,业内对耐根穿刺防水层的理论提出众多质疑和争论,提出几点需要研讨与商榷
介绍了X射线检测技术在安检领域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背散射成像系统组成结构。提出2种可经过一次扫描获得背散射图像与透射图像的一体机模型,并且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完成了
自媒体是人们用以自己为载体来传播分享自己听到和看到的事件,如微博、QQ、微信、论坛、朋友圈和其他在线社区。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视角,分析在校的大学生身体健康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