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先勇,当代极富才情与成就的小说家,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他以其为数不多但却十分精湛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重要的地位,从而成为华文文学的翘楚。白先勇出生于乱世,这便注定了他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他的小说创作与战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白先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小说显著的艺术特征上(包括人物形象、创作手法、语言风格等)和深刻的思想主题上(包括悲剧主题、死亡意识、宗教意蕴等)。这些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然而对白先勇小说中战争叙事的研究却是非常的缺乏。本文试图从战争书写的历史价值、战争引发的人性思考以及战争溯源的生命焦虑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达到拓宽白先勇研究领域的目的。全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该论文选题的理由与价值意义,即白先勇小说战争书写的特殊性及其特色,以及它对人生的启示作用,从而揭示选题的意义所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白先勇通过对“民国史”的回顾,用客观冷静、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了国民党在“民国史”演进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他通过战争影响下人物的今昔对比,写出了人生变幻莫测的无常感,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有着难言之隐的声声喟叹。第二部分通过战争对人生命无辜伤害的书写,揭露了战争的本质,进而展现人性在战争中如何遭受扭曲、变异,从而揭示了人生中无法克服与突围的生存困境,进而呈示了对于命运的有意义的追问。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战争下人性变异的根本原因,即人的心灵遭受巨大的创伤。白先勇循着心灵变奏的轨迹去展示饱受战争创伤之人的心路历程,即由战争造成的家园流离而引发的文化乡愁,并由此而上升到对人类命运无法把握的深深忧虑。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白先勇通过对战争叙事的书写,打破了传统的战争描写的模式,通过对战争历史的再现,展示在战争笼罩下发生的一幕幕的人生悲剧,流露出深重的历史感与沧桑感。作者怀着悲悯的情怀与人道主义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他对人性思考的深度与厚度。白先勇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