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独特的“城中村”现象。很多“城中村”不仅脏、乱、差,而且是各类治安事件的频发点。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如何筹措资金成为城中村改造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城中村改造资金主要来源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但是在当前财政收入、支出日渐趋紧的情况下,这种政府“独揽”式的融资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并且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因此,本文以浙江温州市为例,将以往广泛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PPP融资模式运用于城中村改造项目,提出了基于开发性金融的城中村改造PPP模式,并构建了温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PPP融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规范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创新点和框架结构等主要内容;其次,简要叙述了城中村改造融资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并进行文献评述;第三,分析了温州市城中村改造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设计温州市城中村改造PPP融资的运作;第四,从政府效益、村民效益和开发商效益等三个方面,构建了温州市城中村改造PPP融资模式的绩效指标模型,并运用该绩效指标体系,对其参与各方的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并与传统模式进行比较。本文研究结果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了目前温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改造资金成本过高、成本与收益不对等方面。2.设计了温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PPP融资运行流程。从设计原理、组织结构、资金流向三个层面构建温州市城中村改造PPP融资的基本框架,明确各方职责、项目公司建立以及融资平台等PPP融资运行流程。3.构建了温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PPP融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城中村改造综合绩效为总目标,从政府效益、村民效益、开发商效益等三个方面选取九个绩效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分别基于PPP融资和传统模式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比较,发现基于PPP融资的城中村改造得到的综合绩效要明显优于传统模式下的城中村改造,从而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