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大型国有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色,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该类国企由国资委进行监管,纳入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执行明确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重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促进传统国企进一步转型升级,成为新时代的充满竞争力的国企。 本文探讨的是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国有电力企业的下属电力公司的财务监管问题。“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电力改革、国资国企改革与电力企业内部改革相互交织,以市场化为方向的各项改革,将对公司管理模式、运营机制、业务流程、外部生态带来深刻影响,我国国有电力企业许多方面工作都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电力企业逐步由垄断走向市场,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与政策执行的难度增大,监管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 本文主要从国有电力企业的概念、特点及国有电力企业财务监管的目标分析入手,研究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概念、特点及目标,并阐述了国企财务监管的相关理论基础,以J电力公司为例,研究分析了我国电力国企财务监管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我国国企未来财务监管的路径选择。 首先,近几年来,我国针对国有电力企业的财务监管已经起步并卓有成效,电力国企的内控制度和内控体系均已基本建立,但具体的财务监管措施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手段较单一,基本以事后检查为主,无法有效防范事前的风险以及进行行之有效的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实施力度以及整改力度均不足。 其次,由于国有电力企业目标的多元性,国有电力企业的财务监管目标也相应复杂。目前,国有电力企业财务监管的政治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经济目标以及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改革等均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国有电力企业内控制度,实际反映企业各方面经营成果。 再次,以J电力公司为例,阐述分析目前大型电力国企的财务监管过程中的现状、不足及不足产生的原因。同时,以下属地市企业L供电公司为例,阐述分析了国企基层单位为国企的财务监管工作所做出的努力。主要体现在国企基层单位中的内控体系内,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国企为了实现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管,须着力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及提高。财务监管方面,针对因经济发展、风险防控意识增强而发现的业务流程的不合理、不通顺的节点或部分流程或整体流程进行功能再造,增加财务监管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的能力和参与度,使其更加符合现实的管理需要,降低资金管控风险及管理成本,防范基层工作人员舞弊。审计监管方面,贯彻依法治企的理念,拓展审计领域,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管控,对高风险费用开展专项审计,与时俱进,对审计技术进行更新升级,严肃问责,对以前年度的检查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人员素质方面,大力推进人员工作能力培训及道德修养教育,提升财务监管人员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从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