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分析实测数据,T/P数据以及温度数据,得到东中国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运用海洋数值模式分析局地风应力对东中国海海平面季节变化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东中国海T/P海平面,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和夏季空间分布相似,位相相反,夏季基本为正异常,冬季基本为负异常;春季和秋季空间分布相似,位相相反,春季正异常从南北两端向中部传播,秋季负异常从南北两端向中部传播。EOF分析结果得出,前两个模态为季节模态,累计贡献率为51.81%,第三到第五模态为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相似,累计贡献率约为11%。东中国海热比容海平面与T/P海平面变化类似,季节变化明显,热比容海平面高度略低于T/P海平面,季节空间分布两者类似。EOF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模态都为季节模态,累积贡献率为71.3%,第三模态为ENSO模态,累计贡献率为6.3%。分析热比容海平面与T/P海平面的相关系数空间分布。渤黄东海的相关系数比较高,达到0.7以上,台湾岛东部及南部相关系数在0.4~0.6之间,靠近台湾岛尤其台湾海峡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低于0.2。分析热比容对T/P海平面的贡献,渤海和黄海东北部热比容对T/P海平面的贡献最高,达到80%左右,黑潮路径热比容的贡献超过了50%,其余地区热比容贡献均不到50%。四个季节热比容海平面对T/P海平面都具有一定的贡献。运用数值模式,如果将东中国海的局地风去掉,海平面仍具有季节变化。去掉局地风,闽浙沿岸流区域海平面异常消失,从沿岸向大洋的变化减弱。春季南北海平面高于中部现象消失,秋季南北海平面低于中部的现象也消失。在没有局地风强迫的情况下,从近岸向大洋年较差渐变的过程几乎消失,整个渤黄海,年较差几乎一样。在没有局地风强迫的海平面年较差分布占有风强迫的海平面年较差分布的比率,从近岸到台湾琉球群岛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