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3个北方地区常用的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钾素营养处理的方法,以田间试验结合室内研究分析,探讨了干旱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形态特征以及植株的理化特性,根据测定的指标分析钾素营养与早熟禾种子萌发、苗期及成株抗旱性的关系,并筛选出提高早熟禾抗旱性的最适钾素营养浓度。试验结果表明:PEG胁迫下,1~3mg/ml KNO3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4mg/ml KNO3浸种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效果不显著。模拟干旱试验中0.2~0.6g/lK2SO4的处理浓度能提高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以0.4g/l的处理浓度最佳,能显著提高早熟禾植株的抗旱性,0.6~0.8g/lK2SO4的处理浓度对提高植株的抗旱性效果不明显。在田间干旱试验中,苗期和成株植株所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相同,K2O3.3~9.7g/m2的使用量能提高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透性、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而提高植株的抗旱性。在本试验中,适宜的钾素营养能提高早熟禾植株的抗旱性。干旱条件下使用2mg/mlKNO3浸种,早熟禾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干旱地区草坪养护管理中施用6.5g/m2的钾素营养,可显著提高早熟禾植株的抗旱性;钾素营养浓度过高不能提高植株的抗旱性,反而植株的抗旱性降低。在试验中钾素营养处理对叶片厚度、根系活力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