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20年代河南发生了频繁的灾荒。灾荒以水灾、旱灾为主,并多发匪患、兵荒、雹灾、蝗灾等等灾荒。这一时段的灾荒具有多灾频发、地域性、交替性等特点。造成灾荒多发的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河南发生了频繁的灾荒。灾荒以水灾、旱灾为主,并多发匪患、兵荒、雹灾、蝗灾等等灾荒。这一时段的灾荒具有多灾频发、地域性、交替性等特点。造成灾荒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受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军阀混战、土匪祸乱、国民政府救济不力、灾民抗灾能力弱小等等。灾荒发生后,国民政府和民间慈善团体都采取了种种救济措施。政府方面主要采取移民就食、移民垦荒、平粜、工赈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赈灾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在民间的慈善救济中,以洋教士为主组成的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和华洋义赈会都积极参加到河南的赈灾事务中去。尤其是华洋义赈会运用先进的救灾理念,给后世以启迪。乡村人口方面,灾荒造成人口减少、大批灾民前往东北移民垦荒、灾民兴起流民风潮;社会经济方面,灾荒带来了物价暴涨、粮贵物贱等现象,引发了灾民的贫困,并由于流民风潮导致地权关系的变化;民众精神生活方面,饥荒带来灾民道德的沦丧,杀儿食肉、抛弃父母等人间悲剧频繁发生,灾民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把脱离苦海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希望通过各种敬神活动免除灾祸,反而因此耽误了救灾的最好时机。为此得出20世纪20年代的灾荒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一定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同时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救灾意识,万众一心,减少灾荒带来的危害。
其他文献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外国的商品和资本不断涌入中国,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也开始逐渐传入中国。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王韬、郑观
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开埠。在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哈尔滨的初等教育随之萌芽,初期主要是俄国人凭借经济实力建立的各种学校,清末新政后,华人学校逐步增加。辛亥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杠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指导,积极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本文以1949年
<正>在新时代,中铁七局以建设先进标杆企业目标为引领,努力做到"八个结合",切实把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谋划企业发展的正确思路,汇聚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自“反文化”浪潮席卷美国以来,美国电影就未停止对“反文化”的言说,这不仅仅是对美国社会历史的简单再现,更是对“反文化”多元解读的重要表征,同时也证明了“反文化”所带
以公路桥梁隧道工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于灌浆法加固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探讨,可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门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纹样造型、工艺技法、考古价值、民族特征都具有传承的必要性。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维吾尔族刺绣的现
目的 探讨心理安慰对骨科疼痛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骨科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合适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支持.结果 患者主观疼痛VAS评分由(8.4±1.5)分
针对搜索引擎查找准确率低、检索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搜索引擎.该搜索引擎首先构建相关主题本体知识库,再利用网络爬虫下载网页内容和网页结构特征,并对内容进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