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教育方面毋庸置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师队伍作为现代化教育的输出主体,在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过程当中是决定性因素。展望未来,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研究创新型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保证其工作效率和成果,有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体系,更是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构建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加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丰富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手段,建立合理、全面、高效、创新、符合当代社会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及涵义,包括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涵义、内容、特点,以及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为后续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主要由薪酬激励、职称激励、考核激励、荣誉激励等方面构成的,并提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着薪酬体系缺乏激励性、对教师个体的需求了解不足、激励内容不够全面、聘任制度不够完善、考核制度不够合理、缺少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等问题,再由此分析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有益经验,通过对美国高校招聘机制、任用机制、考核机制、奖酬机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美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包括重视制衡机制的作用、重视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探索适宜的高校发展模式、重视培养专业精神。再次,对福建省福州市的几所高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调查问卷结果信度检验、变量选择等手段进行建模分析,得出问卷调查总结。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构建完善的任用机制、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提高激励内容的全面性、优化高校教师激励的环境。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