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的空间载体、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城乡结合的社会综合体,更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小城镇的有序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础。当下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以更好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重要议题。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小城镇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为轴线,以理论支撑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现状是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小城镇为总体框架,从四个大的部分详细阐述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理论依据,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这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二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城镇化道路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是当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直接理论指导。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互促作用。其中小城镇建设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又会促进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我国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的转型发展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小城镇建设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消费结构的转型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分析了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与发展。目前小城镇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区域布局、公用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与进步。其次,分析了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城镇规划不科学、主导产业缺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忽视、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和统筹城乡功能的发挥。最后,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如经营理念的缺乏、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等。文章的第四部分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路径选择,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日本的小城镇建设实践与经验,从而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次,在小城镇发展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般指导原则。最后,从小城镇发展的正确观念、产业支撑、环境改善、制度支持等四个大的方面详细论述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般路径,以期对未来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有促进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作物应该采用不同的生物技术进行种植。据此,主要分析了如何将农业生物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
本文以A35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重力充型和凝固过程施加低频机械振动力场,研究了振动频率、振幅及振动方向对A356铝合金充型和凝固过程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的机械振动实验装
目的了解白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白塞病患者的诱因、起病类型、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结果白塞病多见于女性,男:女=1:1.44,
期刊
国际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分的流动性能使国际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出现种种问题使得我国在此情况下处于劣势地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健全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农村金融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本支持和后续服务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风险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金融风险加速
配电网是电网组成结构中与广大电力用户紧密相连的环节,其坚强可靠与否关系着用户的用电质量,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馈线自动化技术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
和,即协调、和谐,本文题中“和而不同”之“和”就取此义,即我们要谈的是和谐问题。就近代以来西方已经有过诸多关于和谐的理论,其中经济理论、政治理论上的居多,我们要谈清楚和谐
韩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已成为韩城浅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整片栽植面积23万亩、总株数达到3000万株,形成了以中部浅山台
期刊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低碳减排等对交通工具的轻量化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汽车用钢板逐渐向高强度化的方向发展。研究证明,当钢板厚度降低0.1mm时,车身减重达12%,由此可见板材高
驱动环通常采用20CrMnTi钢经渗碳淬火强化,主要问题是内外直径及工作端面尺寸变形大,磨削加工后降低了耐磨性而影响使用寿命。基于离子渗氮表面硬度高、变形小、渗氮后不需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