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功能探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症结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发展,必须着力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继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因此,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中的功能。通过描述“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扶持“三农”功能以及现状,讨论扶持“三农”功能所存在的问题,最终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扶持“三农”功能的对策。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绪论。阐述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等。  第一章,我国“三农”问题现状。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存在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弱势、农村建设亟待完善的困境,以及从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内需、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三农”问题的紧迫性。  第二章,我国地方政府扶持“三农”功能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中所具有的执行中央三农政策、缓解城乡发展矛盾、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等功能。其次,以福建、上海、江苏三地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补贴、粮食价格政策、土地流转、耕地保护、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扶持“三农”的措施,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的“三农”实践。最后,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扶持“三农”中存在行政效能低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体系尚未健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措施不到位、财政支农效果较差等问题。  第三章,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扶持“三农”的对策。通过借鉴韩国、日本两国政府扶持“三农”的措施,提出了从完善地方政府自身建设、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积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等七个方面健全我国地方政府扶持“三农”功能的措施。
其他文献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下简称CHS)是改革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举措。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从1997年开始试点建设,经过十一年的飞速发展,到2008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达到2.8万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适应国际化、社会化的内外环境需要,我国开始走上了行政改革之路,其核心取向就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目的是让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2004年党和国家部委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议程做了研究和部署,旨在解决我国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提高农村的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