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想象任务的过程与结果对拖延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en34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延(Procrastination)通常被定义为“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Steel,2007)。拖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问题行为,并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身心健康等方面有负面影响。因此,理解这一行为的发生机制并探索减少拖延行为的可能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拖延决策模型指出,决定拖延的根本是拖延动机和不拖延动机的斗争,而两种动机的斗争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任务过程效用和结果效用的斗争。其中,拖延动机往往来源于对任务过程的负性认识,而不拖延动机来源于对任务正性结果的预期。然而,自然状态下,关注任务过程、结果与拖延的关系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另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预期想象可以促使个体做出更理性的决策。然而,目前几乎没有研究考察预期想象对拖延决策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自然状态下,关注任务的过程、结果与拖延的关系(研究一);(2)预期想象任务的过程、结果对随后任务的拖延决策的影响(研究二)。本研究试图通过两个递进的研究,探讨预期想象任务的过程、结果对拖延决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一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考察由任务联想到任务的过程、结果的程度与事件的拖延程度间的关系。58名被试在实验前共列举了计划做或正在做的329项任务事件(每个人约5-8项)及这些任务事件对应的主要行动过程和追求的或回避的任务结果。基于每个被试自己的真实生活事件,他们需要在电脑上完成一系列评分任务,包括任务的主观困难程度、任务引发的情绪感受、由任务自由联想到任务的行动过程、由任务自由联想到任务结果的程度和事件拖延程度。根据事件的拖延分数将所有事件分为拖延事件和不拖延事件。结果显示:(1)拖延事件的主观困难程度显著地高于不拖延事件;(2)被试对拖延事件的情绪感受比不拖延事件更负性;(3)拖延事件联想到任务过程的程度显著地小于不拖延事件;(4)拖延事件联想到任务结果的程度显著地小于不拖延事件。总的来看,这些结果表明,对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回避与更大程度的拖延有关。基于研究一的结果,研究二采用预期想象的方法,通过操纵被试对任务过程和结果的想象,考察预期想象任务过程和任务结果对随后拖延决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33名被试被要求列出目前生活中的拖延事件和不拖延事件,及这些事件对应的主要行动过程和想要得到或回避的任务结果。首先,被试进行事件拖延程度自我评分、对任务的情绪感受评分、未来24小时内开始或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评分(即因变量:拖延决策)(前测),然后要求被试分别对自己的拖延事件和不拖延事件(每个人约7-10个事件)的执行过程或完成事件可得到的结果进行预期想象,最后再次完成同前测内容一样的后测。结果显示:(1)对于拖延事件,与基线条件相比,预期想象任务过程和结果后,未来24小时内行动的可能性均显著地提高;(2)对于不拖延事件,与基线条件相比,预期想象任务过程和结果对未来24小时内行动的可能性没有显著影响;(3)想象拖延事件的任务结果后,对任务的情绪感受显著地高于前测,而想象拖延事件的任务行动过程后,对任务的情绪感受无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说明,预期想象任务的行动过程和结果都会降低个体对拖延任务的拖延决策,但是这两种情况下拖延决策改变的机制可能是不同的:预期想象任务结果可能主要通过产生积极的任务情绪降低拖延决策,而预期想象任务过程可能是通过任务具体化的方式降低拖延决策。综合而言,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对任务过程和结果的回避可能导致更多的拖延;(2)预期想象拖延任务的行动过程和结果都可以降低拖延决策,但他们影响拖延的机制可能不同。这说明,第一,任务的过程、结果这两个成分对拖延行为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个体越是不能想到任务的具体行动过程和完成任务会得到的结果,他们的行动动机越低,就会在该任务上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第二,预期想象是改善个体拖延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操纵被试对不同任务成分(任务过程或结果)的想象可以改变个体的拖延决策。本研究对于解释拖延行为产生的认知机制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也为拖延行为的可能干预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实际电力系统中多次发生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在振荡形式及机理上与低频振荡存在显著区别.在多机系统中对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进行了分析.超低频频率振荡中,所有发电机转速同调变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运用进化理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本报告聚焦于进化心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本研究主体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