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作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的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的节能减排压力,因此研究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对于指导我国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法分析碳排放效应理论机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以及各省份贸易开放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现状,东中西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以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推测我国贸易环境面临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影响碳排放因素的理论机制,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污染天堂假说进行理论分析,从时间序列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贸易开放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协整检验结果,得到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原因。从脉冲响应结果来看,外贸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高于外资依存度的对碳排放的影响,外资依存度对于环境的影响存在负向作用。由方差分析分解结果,外贸依对碳排放影响程度高于外资依存度。从全国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以看到,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收入呈倒U型,证明EKC假说在我国确实存在,地区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是正向促进作用,我国贸易开放的规模效应增加了碳排放总量;产业结构效应在前期也导致碳排放的增加;我国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于碳排放的增加有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我国各省份碳排放的减少有正向作用;我们选取的特色指标,全球生产网络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正向作用但是效果不显著,说明我国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比较靠下游的位置,出口的产品仍是劳动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应该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得到结论我国仍需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贸易升级,并且继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研技术投资,加大创新和自主研发力度,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的合作,相互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