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主体和客体冲突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共政策执行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公共政策执行客体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成为了阻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现实状况迫切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协调和治理。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公共政策执行客体冲突的内涵、表现、特点及影响,接着探讨了主客体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双方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利益博弈;而现行公共政策执行的各项制度与机制的缺失和不完善是双方冲突产生的关键因素;同时,各种非制度因素也对双方冲突的发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协调好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公共政策执行客体之间的冲突,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是基础,加强公共政策执行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关键,完善政策执行环境是保障。
其他文献
就西方文明而言,法律与宗教的关系是一个传统的议题。但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法律和宗教各自都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都经历了很大的更新。因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因为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而致使消费者遭受损害时,用以确定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所依据的标准和准则。产品责任归责原
跨国银行因经营不善而破产退出市场是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一般规律的。然而,对于跨国银行破产,各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往往只是适用银行破产与一般企业跨国破产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