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文人申钦汉诗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钦(1566-1628),字敬叔,一号象村居士,是李氏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文学家。政事上他二十一岁入仕,于公元1592在抗击倭寇入侵朝鲜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受到重用,后被宣祖昭敬大王遗命为七位遗教大臣之一;文学上他支持中国明朝的复古派观点,同时在汉诗、时调、古文创作等方面颇有建树,是李朝当时著名的文学四大家之一。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从李氏朝鲜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学背景入手,找出申钦的文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基础来源于动荡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化发展的文坛现状以及明代复古文学东进。然后,分析申钦的汉诗创作风格与特色,与史实相结合分析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以及赏析其汉诗的主要特色接而,便是探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对于申钦文学的影响。申钦是一名杰出的古文作家并且其诗文取得了很高的文学造诣。复古文学东渐后,申钦受到了当时朝鲜文坛主要的古文作家直接影响,被公认为是一名具有独创性的文风、开启朝鲜古文正统脉络的作家。其对于明代复古派诗人的创作既有接受也有批判,喜好明诗却不盲从,对于明代复古派诗人作品颇有点评。最后,总结申钦的文学特征和影响。申钦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政治家,兼具馆阁文人和处士文人两种面貌,其对朝鲜古文文学性的提高以及对明代复古文学的东进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撰著专业诗话书尝试进行独创性评论,这些都对朝鲜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李朝的文学、社会背景入手探讨申钦的汉文学思想渊源来源,接而分析申钦的汉诗创作内容,然后探讨明代复古文学对其汉文学思想的影响,从而对申钦的汉诗创作有清晰的把握。
其他文献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级对文学作品的看法,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文学时尚标准。时代不同,文学时尚不同,对同一个作家作品的看法评价亦不同。诗坛风尚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诗歌带有倾
为阐明Pb胁迫对人参光合作用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药用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筒栽试验方法,对不同浓度铅(Pb)处理(0,100,250,500,1 000 mg·kg-1)下人参的光
常听老一辈人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也常常受到现代人的批评指责,认为这是那些不讲卫生的懒惰人的一种借口,并常被“卫生专家们”嗤之以鼻。  其实,这句话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前些时候,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婴儿时期在超净的环境中成长,会对其免疫系统的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待他们成年之后,很有可能会罹患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多种疾病。人们不禁感到困惑:生活在“超净”环境中的人们,怎么也会患病呢?
词始于唐而盛于宋,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历来就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与热点。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者能突破单一分析方法,把研究视角从作家、具体宋词作品本身延伸到史学、
便秘已成为现代人的一大困扰。解决便秘难题,人们多从有清泻作用的保健品,或从改变膳食、增加饮水入手。其实在导致便秘问题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意”却长期被忽视。  两个便意时机别错过  有了脾气可以忍忍,但有了便意千万忍不得,长期错过便意而不如厕,就可能诱发或加重便秘。  便意是怎样形成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任东林介绍,正常的直肠通常是空的,没有粪便在内。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幼年经历颠沛流离,母亲也死于战乱。长成后,家世沦落,郁郁寡欢,无意进仕,几次拒绝了官员的荐举,漂泊大江南北十五年之久。五十五岁时定居金陵。在他的
在20世纪末多元化的文学领地中,以女性自我经历和情感体验为主要书写内容的“私人化写作”,逐渐成为一道亮丽景观,赢得了广泛关注和众声喧哗。其代表性作家林白在小说创作上的特
上门诊时,我总能看见一些不太会看病的家长,如果他们稍微掌握点就医常识,就不会在医院里浪费那么多无谓的时间了。  最近腹泻的孩子不少,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腹泻带孩子就诊。可是当医生建议给孩子检查大便时,家长却不能立即搜集到孩子的大便。有时候,家长在医院里苦苦等三四个小时,就是为了等待孩子的那一泡屎,可是孩子却优哉游哉的不拉了。  还有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去医院排查肠道寄生虫,一些家长很听话,也不问怎么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