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同形量词·助数词的对比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有很多共同点,在两语言中,广泛存在并使用量词(日语中称为助数词)是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之一。虽然广泛使用量词、助数词是两国语言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量词、助数词是经常使用的词语,涉及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事件等所有词汇,在数这些数的时候,必须添加与之相应的量词、助数词。准确适当地使用量词、助数词会使语言准确,生动,鲜明。而量词误用则使意义含糊,褒贬失当。汉语中像’个’、’张’这样的修饰名词的量词被称为“名量词”,修饰动词的如’回’、’次’这样的量词被称为“动量词”。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量词有大约有600个左右,加上类似于量词的单位词大概有850多种。这其中经常被使用的代表性量词是’个’,近几年更是被广泛使用。助数词是接在表示数的词语后面,从而来表示事物数量的语素。属于构成数词中的接尾词。是类别词的一个种类。日语中的助数词种类繁多,一般认为大约有500种,现在经常使用的并没有那么多。像’个’、’匹’(动物)、’本’(细长的东西)、’枚’、(平且薄的东西)等经常被用于助数词。中日两国共同拥有量词·助数词,关于量词和助数词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很早就有所论述,但关于量词和助数词的对比研究却很少。日本的助数词和汉语的量词相比,比刚传到日本当初发生了质的变化,发展成自己独特的一面。另外,关于助数词的误用,即使是同形同义,但各自所属的词性不同,是导致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不同的原因,从中也可以了解到日语学习者使用助数词容易出错的原因。本文遵循先行研究,在以中日常用汉字表的基础上,以语料库的例子及《大辞林》、《现代汉语辞典》的例子为材料,试着说明相同字形的量词·助数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对各章进行说明。第一章绪论部分总结了关于量词·助数词的先行研究以及两语言中量词和助数词的对比研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中分别说明了量词和助数词在词性学上的地位和分类,对此简单的做了比较,而且关于它们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第三章中,首先基于中日常用汉字表,整理了其中的相同字形的量词·助数词,根据这些词的意思举例说明,再根据这些词的搭配对象将这些词分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中,对日语学习者来说容易出错的助数词的读法问题进行考察,并且关于量词·助数词误用的问题也进行了说明。第五章中,对论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介绍了暗挖法施工深层水平位移的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测数据深入探究分析了暗挖法施工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为什么要实行档案集中管理?怎样推行档案集中管理?档案集中管理的效果如何?我们通过实践深深体会到: 一、提高自身对档案集中管理的认识是搞好档案集中管理的先决条件我们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被人们关注且广泛应用,在某些规定场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有其特殊的自身优势,充分提升对应供电装置的可靠性及便
<正>一如果撇开所谓"学术"的视角,也不从著述多寡去讨论的话,高士奇的名声恐怕要远远大于康熙朝的大多数名宦。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出之处,而是由于人们对他的"再创造"实在
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尝试,目前"三社联动"的实践探索还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实际运转效果远远低于预期效果的局面。本文在系统梳理全国各地"三社联动"实践中问题现状的基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分类,再对每类地区消费支出进一步做主因子分析,并从消费支出的角度对各地区经济发民水
"文学诽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入手,认为要减少或杜绝这种非正常的文学及社会现象,作家需要加强道德自律和寻求更为恰当的艺术表现手
果胶为白色至黄色粉末,具有香味,呈酸性,稍有特殊臭味,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多糖,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近年来,果胶作为一种天然性的植物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食品领域
应色弱、色盲群体的呼声和受有声行人信号的启发,该文提出了解决色弱、色肓群体机动车驾驶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种解决方案,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