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历来有着“小杂粮王国”的美称,大同小杂粮更以其有利的环境气候条件、优质的产品品质被人称为“优质杂粮之乡”。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加上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同市政府对小杂粮产业的发展相当重视,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突出优势,把杂粮产业确立为全市主导产业之一[1],并试图对小杂粮药食同源性进行探索,市政府力图要将杂粮成为大同市振兴产业。本文首先从大同市小杂粮的生产规模、加工企业能力、国内销售、出口情况、基地建设、小杂粮产品绿色认证工作等方面对大同市小杂粮产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其次,指出大部分杂粮种类的单产低、小杂粮加工转化能力、产品增值能力和产品转化能力弱、缺乏对小杂粮功能农业的深入研究等是制约该区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创建高产示范区、完善小杂粮综合加工体系、技术提升带动产业链延长、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明确市场定位、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网络销售以拓展杂粮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并提出了依靠山西农谷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功能农业,来拓展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拓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