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非国有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信贷歧视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然而研究表明,银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存在信贷歧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亦由于其固有特点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前人在说明非国有中小企业面临信贷歧视时,主要是通过将其与国有大企业进行比较,而非同国有中小企业进行比较;此外,之前的学者尚未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情况相比较,也未针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做过实证分析。结合上述背景以及前人的研究情况,本文利用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前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构建影响中小板上市企业长短期借款因素的模型,按照“在不同所有制以及是否具有高新技术资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与银行贷款的相关性是否显著不同”这一思路,从而分析银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否存在贷款歧视。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 1、对于国有中小板上市企业,固定资产与长短期借款的相关性显著低于非国有中小板上市企业,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对于非国有中小板上市企业的贷款政策相对从紧; 2、对于高新技术中小板上市企业,固定资产与长短期借款的相关性显著高于非高新技术中小板上市企业,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对于高新技术中小板上市企业的贷款政策相比非高新技术企业更加谨慎。 本文的研究对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政府对于非国有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而商业银行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方式也不宜等同于一般的中小企业。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诞生了很多互联网企业巨头,例如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等,虽然这些互联网企业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经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它们都对传统的销售渠道构成了威胁,在有的行业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而在有的行业互联网企业由于各种这样的原因还没有进入网络线上市场参与竞争。因此其作为潜在进入者给传统零售商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而传统零售商从自身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如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往往是国外技术转移、知识扩散的结果。因此,作为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制度安排的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
我国银行业应大力加强基于科学技术的金融创新活动,提高银行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 伴随着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及《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中外资金融机构将按照国民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对资产的选择和运用越来越多样化,这就需要有专业人才和机构代理其财、代办其事。而信托业作为经济领域中惟一可以同时横跨货币、
学位
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万众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词,而这些主题词的践行关键靠人才。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而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劳动为企业赢得价值,这种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