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冲突说理论视野下的《人生的枷锁》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枷锁》是一部自传性鲜明的作品,其情节的前半部分与作者毛姆早期不愉快的亲身经历如出一辙,尽管作者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但读者还是不难从中发现其主人公菲利普与作者毛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菲利普的思想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小说中,菲利普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一层层地摆脱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最终实现了个体的自由。本文以黑格尔的冲突说为理论视角,从以下几个层面对小说主人公菲利普进行分析: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的建立,挣脱宗教和世俗伦理的束缚,平衡理性与本能之间的矛盾。黑格尔以为冲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力,人物内心的变化、思想的升华都要经过冲突的双方互相否定与自我否定,在冲突产生与化解的过程中,人物不断接近真理。菲利普的一生中,所面临的枷锁有他与生俱来的残疾,也有自己的小市民出身;有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也有情欲与理性对自己的折磨,所有这些枷锁都与菲利普内心对自由的渴望构成了强烈的冲突,菲利普没有在这些冲突中被毁灭,而是找到了挣脱这些枷锁的钥匙,看透了生命的本质,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实现了具有哲学意义的终极自由。这种自由的本质是冲突双方互相否定后所产生的平衡,是先看破尘世而后又融入其中,感受世间万物而又不受其蒙蔽,把握生命的本质,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去欣赏命运所带来的一切。
其他文献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 2— 96 )中未包含点支玻璃幕墙的有关内容 ,即将修订的JGJ10 2规范将增补这方面的条文。提出了若干建议 ,其主要内容为 :设计原则 ,玻璃面板
在长期的个人绘画实践过程中,如何在继承西方经典油画中纯正艺术语言的同时又能够创作出符合自身文化背景并贴合时代现实的作品是笔者所迫切探求的。环顾自身所处悠久的文化
"写意"是绘画者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深邃体察之总和。油画写生中的"意"既可是来自于观察对象的意境之意,也可是作者主体的情意之意,还可是"有点儿意思"之意。油
该文主要结合平川区宝积镇日光温室辣椒绿色食品标准化栽培的实际情况,主要从辣椒选种、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