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及对策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y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目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019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9%,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老化的社会。人口老龄化虽然是一种人口学或社会学现象,但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因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经济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随着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由低到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可以被判定为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随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1994年发展成为老龄社会,目前日本已经处于超老龄社会状态。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前期进程发展比较缓慢,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9%。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预计中国会在2025年左右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目前中国刚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相关经历和应对经验都略有不足。因此本文选取日本作为参照对象,通过对比研究老龄化在两国的综合发展来分析中国的老龄化特点。通过对比研究老龄化在劳动力供给、储蓄、消费以及技术进步等层面的经济影响来分析不同程度老龄化的影响差异。通过对比研究两国在这些影响下的应对体系和政策来分析策略差异和中国应对政策的不足。旨在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去了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并能做出相应的政策改进。选取日本作为参照对象基于四点原因:一是日本是目前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最严重的国家。二是中国和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在当下的发展模式类似,两者都是急速老龄化。三是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国家,受儒家思想影响有一定的文化共通。四是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经验相对丰富。本文在对比中日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储蓄,消费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经济影响后发现:在劳动力供给方面,人口老龄化对中日两国都造成了劳动力减少和劳动力老化的不良结果,但在劳动参与率上日本受到了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中国则相反。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因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可能会因人口老龄化受到结构性失业的影响,目前中国暂时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在储蓄方面,中国的储蓄受老龄化影响不明显,但是在2010年以后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储蓄开始下降。日本的储蓄变化与老龄化发展趋势呈较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消费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了中日两国的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消费水平的降低。在技术进步方面,老龄化在人体机能上抑制了个人创新能力,降低了人力资本水平,但又在短期内增加了中日两国的高产值劳动人口数量,提升了人力资本水平。在企业创新上,老龄化对中日两国都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在国家研发资源投入上,人口老龄化利于中国技术进步的资源获取,日本则相反。针对人口老龄化在上述四个层面的经济影响,中日两国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都形成与制定了适合本国的政策体系和具体政策。本文通过比较,发现中日两国的应对政策各有优劣和侧重点。最后取长补短,学习日本应对政策的长处来弥补我国的不足,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提出了完善顶层框架,应对劳动力衰减、提升劳动力质量,开发养老服务市场以及强化企业创新主导和完善社保制度等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传统旅游业向新型旅游业转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晋中市在旅游产业升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应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
尽管教师情感伴随着学术专刊、学术会议和教材进入大众教学研究领域,但对英语教师情感体验和情感调节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叙事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多轮访谈、实地观察和文献分析,探讨英语教师如何感知情感,以及在中国情境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研究发现表明,中学外语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经历积极的、消极的和混合的情感,他们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策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即反应调节策略,其中包括适应、采取行动、交流和放
目前图像传感器的集成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超高速、超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的局限,导致图像传感器各个像素的参数特性各不相同,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内环保和安全监管升级、染料消费市场正从国内向国外转移背景下,我国染料企业如何实施或优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LS公司是我国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外合资建厂和跨国并购。LS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战略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介绍了钢中元素(C、Si、P、Cu和Ti)对热镀锌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向锌液中添加Al、Mg、Ni和微量稀土,合金的晶粒得到明显细化,组织得到改善,而且更加致密均匀,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