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速,大量植物新品种的引进促使城市内原有的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使得原有的生态小环境发生变化,给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由于气候的变化、养护管理措施失当等,致使城市园林树木虫害频繁发生,但是对于河北省园林树木虫害的发生种类、发生程度,一些重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尚不明了,也就无法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本文首先对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种类及发生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次对园林树木危害较严重的,会对园林树木造成毁灭性危害的害虫光肩星天牛从树种选择、城市选择、方位选择、小环境选择、配植植物数量选择及树木胸径区间选择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运用SPSS软件对寄主树木及光肩星天牛危害物理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种类2014年4月~2014年10月,经过对河北省6个市26个公园、风景区或校园绿地的广泛调查,发现了河北省园林树木的主要害虫190种,隶属10目69科,并对其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进行了描述。在调查中发现乡土树种受害虫的危害最为严重,对其相关重要害虫提出了防治建议。2、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针对园林树木危害严重的害虫光肩星天牛进行详细调查,选择光肩星天牛的高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垂柳及悬铃木作为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的研究对象。得到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如下:(1)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对垂柳及悬铃木上危害程度的对比调查,研究光肩星天牛对树种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对垂柳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对悬铃木的危害。(2)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在河北省4个市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光肩星天牛对不同城市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在4个城市的危害有显著差异。(3)通过对不同方位上的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光肩星天牛对光照强度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在不同方位上的危害程度由强到弱为:西侧>东侧>北侧>南侧。(4)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在道路不同位置上危害程度的对比调查及在马路与水边危害程度的对比调查,研究光肩星天牛对小环境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更偏向于环境较复杂的路口,在水边的危害程度更严重。(5)将寄主树木的配植植物物种数目分为<5,5~10,≧10这3组,对光肩星天牛在这3组中的危害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光肩星天牛在5~10这个数目区间内危害程度最小。(6)将所调查的寄主树木胸径分为<20cm,20cm-40cm,≧40cm这3组,对光肩星天牛发生和树木胸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柳树与悬铃木均在20cm-40cm的胸径区间内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程度达到最大值。3、光肩星天牛的数量性状统计分析(1)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危害物理性状及寄主树木的胸径、树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各种危害物理性状与寄主树木的树龄有显著的相关性。(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危害物理性状及寄主树木的胸径、树高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光肩星天牛的幼虫数与其他数量性状线性关系不显著。(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采取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危害物理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树木的危害程度可以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本次调查研究充分利用了昆虫专家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系统的对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进行了调查,并从多方面研究了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各性状间的关系,为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防治提供了较全面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