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已开始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也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必须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如今在知识产品领域占据优势的企业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导致了技术市场中各主体间利益的失衡,损害了知识产权贸易的竞争秩序,影响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和速度。  本文从分析知识产权滥用和自主创新的基础理论入手,探讨研究了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以及国外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情况和对我国的启示。为了有效规范竞争市场,规避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促进自主创新,中国应牢固树立自主创新意识,认真研究创新规律,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衡体系,彻底消除国外、国内市场知识产权滥用现象,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法律保护,同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反映了竞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立法方向,有利于竞争法理论进一步深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规范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限制权利的滥用、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有效竞争,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实施过紧急状态,危机治理正日益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也是考验一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和2007年下半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已表明国家正为全力应对各类危机或突发性事件在法治领域进行的努力。另外,当前人权保护在全球各地蔚然成风,如何既能确保在紧急状态法治下政府高效迅速地解除危机,重塑正常状态,又把权力运作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