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浓度胆汁酸诱导下,Gpbar1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对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并通过不同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的干预,探究Gpbar1蛋白及下游通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与清胰汤含药血清的干预机制。方法:依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以0.8mmol/L和0.4mmol/L两种不同浓度DCA诱导AR42J细胞,体外模拟以坏死为主的重症胰腺炎和以凋亡为主的轻症胰腺炎腺泡细胞损伤模型,随后Q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DCA处理对细胞Gpbar1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胞内cAMP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钙离子含量的变化。随后,将不同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该模型不同时间,Western-Blot检测Gpbar1表达的变化,Elisa检测cAMP含量的改变,Fluo-3 AM流式细胞术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DCA处理后,Gpbar1蛋白、cAMP以及钙离子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调(P<0.001),且0.8mmol/L DCA处理组较0.4mmol/L DCA处理上调明显(P<0.001)。0.4mmol/L DCA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中,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1.细胞Gpbar1蛋白的表达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但低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时降低不显著(P>0.05)。而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增加,蛋白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胞内cAMP含量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增加,胞内cAMP含量也降低,但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时间从0.5h增加到6h时,胞内cAMP含量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时cAMP降低明显(P<0.05);3.胞内钙离子含量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与中剂量相比钙离子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低剂量相比降低明显(P<0.05),而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仅在0.5h与12h比较时胞内钙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他干预时间比较钙离子降低均不明显(P>0.05)。0.8mmol/L DCA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中,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1.细胞Gpbar1蛋白的表达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细胞Gpbar1蛋白含量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低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时降低不明显(P>0.05)。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增加,Gpbar1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2.胞内cAMP含量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而高、中、低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之间对cAMP降低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清胰汤含药血清作用时间的增加,胞内cAMP含量也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低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组胞内钙离子降低不明显(P>0.05),中、高剂量干预组降低明显(P<0.05),而高、中、低剂量清胰汤含药血清各组间钙离子含量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时间对钙离子含量降低的影响与轻症胰腺炎细胞损伤模型时一致,仅在0.5h与12h比较时胞内钙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他干预时间比较钙离子降低均不明显(P>0.05)。结论:1.DCA诱导AR42J细胞损伤时,Gpbar1蛋白表达上调,其下游相关因子cAMP和钙离子浓度亦随之增加,且都随着DCA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清胰汤含药血清可以降低DCA诱导AR42J细胞损伤时Gpbar1的表达及其下游cAMP和钙离子的浓度,这可能是清胰汤含药血清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潜在作用靶点之一;3.清胰汤含药血清的干预效果在一定范围(10%-20%)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4.DCA诱导AR42J细胞损伤时,Gpbar1蛋白表达及cAMP浓度并不随清胰汤含药血清干预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