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及新增储备的急剧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的事实本身,充分显示了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尤其是对外开放方针政策收获的丰硕成果。截止2012年6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2万亿美元。同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组成中美元储备占比超过六成,而美元指数自2002年起呈现一路下跌的趋势,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下跌至71.31点的历史低点,在2002年-2012年九年间累计下跌了约1/3;股权投资比重过低,2011年,在对美投资中,股权占比仅7.8%;债权结构与期限单一,不合理等等诸多问题。面对世界经济低迷、美国“财政悬崖”以及欧债危机等,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战略风险都很大。因此,在世界经济形势多极化发展的今天,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确保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能够做到保值增值,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外汇储备通过对币种结构、债权、股权、贵金属以及IMF特别提款权五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得到对各个方面进行优化的路径,币种结构方面,应坚持多元化策略,减少美元比例,增加欧元以及新兴经济体货币,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使人民币成为一篮子货币,进而从币种上确保安全性与收益性;债权方面,调整目前的债权结构与期限,减少债权性储备、美元资产储备;股权方面,增加股权投资内容与渠道,完善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机制;贵金属方面,增加原生金储备、藏金于民、建立贵金属专项投资基金;IMF特别提款权方面,在SDR有限的分配上增资SDR,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构建SDR这一超主权货币的一员。之后,笔者以数学模型为根据,得出更优的多元化策略,具体而言,多元化策略通过币种多元化、资产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几个方面来实现。最后,笔者通过提出政策建议来终结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