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扭转试验机扭矩校准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扭矩校准装置是一种以标准荷载和标准杠杆为基础对扭转试验机和扭矩传感器等扭矩计量器具进行校准的装置,通过校准后的计量器具就可以在工程应用中更加准确测量出扭矩数据,对扭矩在工程应用的安全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扭矩校准装置在较大量程扭转试验机(如工程检测中应用较多的高强螺栓扭转试验机)校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校准装置的量程达不到要求、校准周期过长、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等,导致众多的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检测机构的大量程高强螺栓扭转试验机在进行工程检测时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因此,研制一种轻质、高效、便携的高强螺栓扭转试验机校准装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校准装置的分析研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校准系统,该系统包括1.大量程的扭矩传感器,2.对扭矩传感器进行量值传递的校准装置(包括校准用杠杆和施力装置),然后将校准后的大量程扭矩传感器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高强螺栓扭转试验机的校准研究。具体为:首先,对传统装置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制作了一个轻质安全的校准用杠杆,杠杆采用类等强梁设计和桁架杆支撑,最终使得结构轻质且高强。对杠杆端部的施力系统进行优化,以机械式千斤顶加压力传感器代替传统的砝码加载形式,提高使用装置时的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对施力点的接触系统进行优化,采用滑轨滑道和将钢珠固定于加载装置的方法减少试验时的杠杆的转动引起的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其次,通过应变电测的方法,对杠杆的应力进行测试,并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最大设计荷载下,结构受力性能良好,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然后,根据不确定度理论对杠杆进行不确定分析,对装置的性能进行评定。其不确定度来源主要为加载力值和力臂的距离,结果表明,该装置精确度较高,能满足要求,其中造成不确定度最高的因素是加载器具精度。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设计制作了大量程的扭矩传感器,采用校准杠杆对该传感器进行标定,得到其线性度、灵敏系数、重复性和滞后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该扭矩传感器的各项指标达到精度要求。将该扭矩传感器实际应用于某10000N·m量程的高强螺栓扭转试验的校准,实现了扭矩量值的传递,保证了扭转试验机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
其他文献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程学领域近年来研究热点,它是建筑业创新性的重大变革,借鉴先进制造业基因,推广装配式建筑是推进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持续改善和提高住房条件的必经之路。研究近年来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现状,有利于对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基于此,本文对2010年至2019年国内外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的科学理论和专利实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及可视化分析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热潮高涨。然而,乡村建设无序、乡村规划无效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对科学乡村建设理论和有效工作方法的探索成为当前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探索乡村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核心,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寻找到一种科学、实用的乡村建设途径,并使之成为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综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问题引出-解决思路分析-解决方法探讨”的路径展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实证探讨、观察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进一步深入,各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是政府管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转型、推进存量规划的政策工具。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具有控制城市规模、规避大城市病、保护城市生态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云南省山地显著,坝子区域较多,通过研究山地及坝子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影响,对云南省各城市具有积极意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因国土资源有限,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基坑工程常被比较密集的既有建筑或基础设施所包围,基坑施工因为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变得十分困难,且基坑工程一旦出现事故,必然会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深基坑工程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最优设计方案,然后按图施工、精确监测,保证基坑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繁荣的国家,我国拥有着大量空间各异、文化悠久、民风淳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他留人是彝族支系的一种,当地有着汉风夷俗的传承,碑林文化、他留古堡遗迹都是强有力的文化名片。挖掘并传承西南地区他留人乡土聚落中所蕴涵的文化传统,是发展他留文化乡村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借鉴文化空间、文化基因、文化生态学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对他留人的文化基因与文化生态空间进行研究。研究
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农村地区自建、改造农房成为普遍现象,大部分农房使用性质也从自用农房变成具有公共性、聚集性的经营性农房。最近几年经营性农房安全事故大量发生,存在频发的势头,严重威胁到农村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研究课题来源于云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开展的经营性农房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研究工作。针对传统农房安全风险评估中普遍采用专家“经验评估法”实现定
曼谷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环境良好,资源丰富,不仅在社会、经济等方面要比东南亚其他地区发达得多,而且在文化层面也有深厚的积淀,是地域性建筑“生长”和“演变”的“温床”。近年来,曼谷在建筑艺术设计领域正在赶超亚洲其他城市,泰国建筑师也进行了较多的当代地域性建筑实践,这些建筑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区域特征,其中很多建筑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获得了国际建筑领域的认可,当代地域性建筑正在这片优渥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蓬
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中国与前苏联在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中国为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矿产、农产品和国际通用货币。而前苏联为中国提供技术、设备并派遣专家帮助中国恢复和建设工业生产。经双方多次协商与变动,实际上确定的援助项目共计162个,正式施工的150项,但由于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公布“156项”工程在先,故后便以“156项”工程为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兼具自然人工特征的区域,也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生命力的空间。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用地呈现大规模扩张趋势,城市空间格局也不断由城市中心向四周蔓延。城市滨水空间本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用地的挤压,许多建筑开始侵占滨水空间,导致滨水空间出现大量居住建筑,最终使滨水空间的公共性、生态性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特色风貌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对滨水空间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局
国家住建部强烈号召地震高烈度区的新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云南省针对学校、医院应用隔震技术,是顺应地震工程科技发展潮流、推动我国工程防震减灾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由于建筑的美观要求和场地限制,隔震建筑的平面布置常常设计成不规则形状。楼面的不规则性,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应力集中,若隔震层顶板大面积产生应力集中,将对结构隔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L形隔震层的本质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