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10月8日日机空袭锦州,由此拉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领土的序幕。敌机的轰炸使得国民政府意识到防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各地开展防空建设工作。抗战前,四川就开始由保安处和防空协会办理防空业务。抗战爆发后,尤其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位于大后方的四川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为应对日机的轰炸,先后成立了成都市防空指挥部和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来统一领导防空建设。四川省成都市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凶残的敌人,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初步建立起了防空体系,尤其是在防空监视及情报传递方面成效明显,减少了空袭损失,稳固了大后方,挫败了日军摧毁我国军民抗战意志的图谋,从而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太大,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者完全漠视国际公约,不加区分地对非军事区,尤其是平民区进行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尽管,四川省成都市在消极防空和辅助防空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积极防空力量的薄弱,因而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敌军的空袭,无法避免由此给民众带来的惨痛损失。这说明,仅仅依靠消极防空和辅助防空,虽然能减少损失,但都不如积极防空的效果好,建立强大的空军以及其它空中打击力量,提高整体的国防水平,才是防空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