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与下部支承结构组合体系的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组合结构体系,由于其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和能够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等许多优点,因此该结构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设计分析时,如何正确地确定计算模型?组合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如何?在支座不均匀沉降下又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这种新型结构能够得以推广的前提。本文以柱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分析,通过对铰支承模型、固定支承模型、弹性支承模型和整体模型的分析。得出了这种结构的一些静力特性、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支座不均匀沉降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内容:(1)通过对该种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跨度、下部支承刚度和矢跨比几种参数分析得出了该种结构的一些静力特性,同时对合理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建议。(2)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种结构在下部支承结构刚度、跨度、矢跨比、壳厚度、肋截面尺寸、边梁尺寸和组合肋壳长度等参数变化时结构频率的变化规律,同时回归出了该结构基频的实用计算公式。(3)通过对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得出了组合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一些规律,为合理的计算模型提供依据。(4)通过对结构在不同的沉降方式和不同的沉降量下的分析,得出了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候结构的内力、变形和动力特性的规律。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通过在结构中设置阻尼器来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振动响应,已成为结构控制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阻尼器的布置机构是影响阻尼器工作效率的重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介于剪力墙与异形柱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以L形和T形等异形截面构件为主。由于其刚度适中,节约材料以及室内不露梁、柱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住
仙游寺法王塔(公元601年)位于陕西周至县黑河峪口,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密檐式砖塔,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经历了多次地震灾害,但仍然保持基本完好,体现了良好的
网壳结构由于受力合理、造型美观、施工方便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体育馆、展览馆等大空间的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将单层网壳与双层网壳相结合形成局部双层网壳,它具有美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公路桥梁负荷日趋加重;同时桥梁结构向着大跨和轻柔方向发展。这样使得公路桥梁的动力响应越来越多地制约着桥梁的安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它自身的很多优点使得该结构体系目前在全国非地震区得到推广,深受开发商喜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短肢剪力
评价地震荷载作用下,土层液化过程中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对桩基础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在之前的研究中,通过施加反压的方法来模拟振动荷载作用后饱和弱化砂土与水平受荷桩之间的相互
隅撑钢框架(KBF)作为一种新型的耗能支撑结构形式,其特点是隅撑一端与柱连接、另一端与梁连接,两者间最好是刚接,支撑斜杆一端与隅撑相连,另一端与梁柱节点相连,为框架提供侧
由于板件的薄膜效应,压型钢板的设计不仅允许板件出现局部屈曲,而且还可以利用屈曲后强度。设计中通常采用有效截面法。因此只要有效截面取得正确合理,即可正确确定构件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