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胶凝材料,每年因制备混凝土而消耗大量天然砂石骨料,使得天然骨料日趋紧缺,同时建筑物的拆除、道路翻修以及自然灾害破坏等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其中多数是废弃混凝土。为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破解砂石骨料供应难题,生产出高质量的再生骨料是重要举措之一,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基于粒子冲击破碎理论,搭建了粗骨料再生破碎实验平台,分别对废弃水泥混凝土和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剥离实验研究,研究了各关键参数对骨料再生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实验平台对废弃水泥混凝土进行剥离实验,以花岗岩颗粒和钢砂为冲击材料,以砂浆剥离率、能耗比,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和表观密度作为表征参数,对冲击速度、冲击时间和混凝土强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冲击时间和混凝土强度以及冲击材料的种类对砂浆剥离程度有很大影响,钢砂剥离效果优于花岗岩剥离效果。(2)利用实验平台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剥离实验,以花岗岩和玄武岩颗粒为冲击材料,以剥离率、能耗比和再生粗骨料油石比作为旧沥青剥离效果评价指标,对冲击速度和冲击时间两个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和冲击时间的增加,旧沥青剥离效果越好。当冲击速度为55m/s时,冲击4min后,旧沥青基本剥离。玄武岩剥离效果优于花岗岩剥离效果。(3)以废弃水泥混凝土为原料制备再生细骨料,检测分析了再生细骨料的密度、空隙率、吸水率、压碎值、级配和含粉量等物理性能以及再生细骨料的短长轴比、球形度和粒形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的物理性能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粒形系数符合标准技术要求,砂浆剥离程度不影响再生细骨料的粒形。本文使用不同的冲击材料,对两种废弃混凝土进行了关键参数单变量实验研究,通过对比评价指标得到有效剥离的最佳参数,并验证了制备再生细骨料的可行性。本论文的工作为制备出高品质的再生骨料提供了一种新型方法,有助于提高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