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中西交互影响不断深入,游戏精神作为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的一种维度,或隐或显地呈现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之中。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中的游戏精神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中的重要景观。在西方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精神于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小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极具研究价值。这一时期的部分作家在创作时勇敢地背离传统,以一种探索性的姿态来写小说,从文字的表达方式,事件的叙述过程到最后意义的呈现等方面都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大为不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美学姿态。游戏精神以另外一种姿态来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文学的意义。因此,对于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创作中的游戏精神进行细致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立体深刻地理解二十世纪末小说,理解文学的本质。游戏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关键词之一,贯穿着文学发展的始终。从“游戏”这一观点产生之日起,对它的探讨就从未终止过。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用以确切地概括出究竟什么是游戏精神,但不同阶段人们对于游戏的思考以及其与文学之间关系的探索使得游戏精神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地展示给世人,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或许游戏精神和文学一样,从来就是难以用概念来束缚的,因此对于游戏精神这些特质的挖掘使我们离直抵游戏精神的实质又推进了一步,也为我们在此基础上研究二十世纪末小说中的游戏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文旨在挖掘在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研究中被忽略和遗漏的游戏精神,通过对它的细致梳理和探究,力图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小说。游戏作为一种艺术态度,嬉笑怒骂后呈现出来的是作者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二十世纪末的小说,了解游戏精神。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分析二十世纪末中西交流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游戏精神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文革后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心中普遍具有一种焦虑之感,改革开放给作家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为蕴含游戏精神的小说的诞生提供了一种氛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小说游戏精神不断地凸现出来。第二章分析二十世纪末的作家们关于游戏精神的创作理念。作家们不时地表达着自己对于游戏精神的看法,这些论点和主张散见在作家的评论、访谈记录、或者与评论家的对话当中,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家的内心想法、理解二十世纪末小说中的游戏精神。如王朔“玩文学”的主张鲜明地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先锋文学家们通过对叙述技巧的把玩来传递其游戏的创作理念,有的作家在反抗后走上了戏谑嘲讽之路,也有些作家最终关于创作理念的共识落回到游戏人生上。第三章从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自我行为的理性追问、反思后的有益疏离、自由的最终指向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力争准确把握游戏精神的内涵。第四章具体分析从偶像的轰毁与价值重建、自我的迷惘与精神追求、思想的解放与生命狂欢几个方面探究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游戏精神的心理诉求。第五章论述二十世纪末小说对游戏精神的历史继承与突破,深入理解游戏精神,理解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