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12种酚类化合物: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α-萘酚、β-萘酚、双酚A(BPA)、4-叔丁基酚(4-t-BP)和4-壬基酚(4-NP)为研究对象,建立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的HPLC-直接荧光检测方法。分别研究了两种萃取方法: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和浊点萃取法(Cloud point extraction,CPE)在水样前处理中的应用。方法:优化了上述12种酚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条件,并使用固相萃取和浊点萃取的方法分别对水样进行前处理,优化了水样中上述酚类化合物的两种萃取方法的条件,建立了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1、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荧光检测水中酚类化合物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和测定以及样品的固相萃取(SPE)条件。水样过滤后,调节pH=3.0,经过D101大孔树脂富集,用甲醇洗脱后,以乙腈-0.01mol/L乙酸铵缓冲液(pH 4.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反相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荧光检测器采用三通道同时检测:固定激发波长230nm,发射波长分别设置为320nm、360nm和440nm。2、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酚类化合物将样品前处理新技术浊点萃取法(CPE)应用于水样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水样过滤后,调节pH为4.0,准确量取10ml水样于离心管中,分别加入50g/L Triton X-114溶液0.2ml,100g/L NaCl溶液0.2ml,摇匀,于50℃恒温水浴中加热20min,然后以2000r/min离心10min,使两相分离。弃去水相,用甲醇将胶束相定容至0.20ml,按第一部分中的HPLC测定条件进行分离测定。结果:1、研究了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α-萘酚、β-萘酚、双酚A(BPA)、4-叔丁基酚(4-t-BP)、4-壬基酚(4-NP)12种酚类化合物在C18柱上的保留行为。在本实验优化的条件下,除了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外,对其余待测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苯酚、4-NP为0.1~10.0mg/L;邻甲酚、对甲酚/间甲酚、BPA和4-t-BP为0.05~5.0 mg/L;α-萘酚为0.025~2.5 mg/L;β-萘酚为0.001~0.1mg/L。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150μ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3.9%~119.0%,精密度为2.9%~15.1%。对成都市府南河上、中、下游水段的河水进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2、对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双酚A(BPA)、4-叔丁基酚(4-t-BP)、4-壬基酚(4-NP)、α-萘酚和β-萘酚12种酚类化合物进行浊点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萃取效率随待测酚类化合物的极性和水溶性增大而降低,其中BPA、α-萘酚和β-萘酚有较好的萃取效率;而4-t-BP和4-NP与表面活性剂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重合。因此,本文主要对水样中BPA、α-萘酚和β-萘酚三种酚的浊点萃取进行了研究,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试验,BPA、α-萘酚和β-萘酚的加标回收率在64.2%~98.9%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4%~13.8%。结论:1、建立了D101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HPLC-直接荧光检测水体中12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的特点。直接荧光测定,分析前无需衍生化,既简化了样品前处理的步骤,又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中,适合于水样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能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2、将CPE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于水样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HPLC-荧光检测器测定,成功地对水样中的BPA、α-萘酚和β-萘酚进行检测。浊点萃取法不需要特殊仪器,易于操作,快速简便,试剂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适用于水样中酚类物质的快速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