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C抑制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由于成熟的软骨细胞的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组织构建需要,因此如何获得足够数量的软骨细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良好的向成骨和软骨等间质组织分化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向多种细胞分化,而且在组织内含量丰富,在体外增殖并维持非分化状态以及易于分离、培养、扩增等特点都使其成为软骨组织工程有效的细胞来源。丙戊酸(VPA)作为一种典型的组蛋白酶抑制剂,已显示其在MSCs向肝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等方面分化的诱导能力,但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诱导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简化诱导体系,成功利用1mM VPA将单层培养的第一代MSCs诱导成软骨样细胞。在细胞水平、蛋白水平以及基因水平上的检测结果表明,MSCs经合适浓度合适时间的VPA诱导后,快速分化成比较均一的、具椭圆形和多角形细胞形态的、能分泌特有细胞基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软骨样细胞,显示了VPA在诱导软骨细胞分化方面良好的诱导潜力。本研究还比较了VPA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在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方面的效果和效率的差异。通过细胞形态、分泌蛋白染色检测以及基因表达分析,发现HDAC抑制剂VPA和FGF-2在对软骨细胞的诱导效果类似,而两者联合诱导则明显降低诱导效率,还促使部分细胞凋亡。结果表明VPA可能在软骨分化过程中起到类似于生长因子FGF-2的作用,也有可能是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改变染色体结构暴露FGF-2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开启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对于细胞周期的检测发现诱导6天的软骨样细胞74%被阻滞在G0-G1期,基因表达显示Ⅱ型胶原mRNA含量达到高水平,说明细胞停止增殖,而处于活跃的分化状态。本研究揭示了VPA作为单一诱导剂在体外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巨大潜力,不仅为软骨细胞的诱导培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还建立了一个简便经济的单层培养诱导体系,为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的再生提供有效的,可靠的、丰富的自体细胞来源途径。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中国发展越来越快,计算机软件应用广度及深度越来越大,软件管理的影响也慢慢变大,越来越日趋复杂,越来越走近我们的生活。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水平
经济腐败,当今中国社会机体上的一颗大毒瘤,已严重干扰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改革的深入发展。虽然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却呈现出如下二规律: 规律一:腐败的程
[目的]探讨家属联动式护理干预在儿科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儿136例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儿138例作为对照组,
由于汽车排气管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受到复杂交变载荷,单轴的疲劳试验不能准确预测试件的疲劳寿命。双轴的协同加载能更好地模拟实际工况,但需要对两个轴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值
体育是人类为增强体质和提高修养而开展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以展现强健的体魄,而体育绘画则是把各种体育活动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体现活动的艺术内涵,二者融生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