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们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关于健康资本的研究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中外学者的研究均认为健康投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出口作为宏观经济里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健康投资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健康投资水平大大提高,呈现出投资规模增加、投资结构变动、地区间健康资本存量不均衡等诸多特点;另一方面,出口贸易在蓬勃发展中也表现出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区域贡献差异减少等新面貌,许多文献因此得出健康投资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本文旨在研究健康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健康投资的作用机制,提出合理适度的健康投资能够从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素质、促进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以及强化教育培训的效果四方面对出口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从人口结构老龄化、对物质资本的挤出效应等方面抑制出口的观点,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用以衡量健康资本存量或健康投资水平。因此,本文将单独考察健康投资对出口的影响,而非将出口并入产出中研究,并利用改进的指数功效函数构建健康投资发展指标,用以衡量中国历年的健康投资发展水平。在实证部分,本文提出了健康投资对出口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观点,并将健康投资分为医疗健康投资和环境健康投资两类,利用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加以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确实存在非线性的关系,且与线性模型相比,非线性的模型中包含了更全面的信息:一方面,医疗健康投资对出口存在更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非线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在医疗健康投资的增速超过特定的点时,每1%的增长会使出口减少0.896%;另一方面,环境健康投资对出口呈现正向的推动作用,当转移变量超过阈值时,模型就会出现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移,产生强烈的非线性影响。最后,在总结分析和实证的结果后,本文提出优化健康投资结构、缩小地区间健康投资和健康资本差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健康投资水平和出口情况的改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