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性金融机构,大多以中国早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为基础发展而来,但在设立条件、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有所不同,且突破了以“三农”为重点的传统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范围,业务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区域性经济特别是城乡间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张,盈力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快速发展也暴露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些普遍性问题:首先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即农村商业银行究竟是以传统的服务“三农”为经营重点,还是将传统业务与城市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市场定位的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其次是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大都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而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从成立之初就呈现了明显的地方政府主导和股权过度集中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方面承继了农村信用社的这一特征,从而可能有损自身独立性并影响中小股东利益;最后是由于内部控制水平而导致的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失等外部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股权结构的问题是基础性的,不仅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进而直接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在这样的前提下,研究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2015年以前吉林地区成立的非上市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从银监会网站、样本银行网站和金融时报采集数据,设置虚拟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信贷结构、绩效关系及传导机制。笔者认为股权高度集中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在成立初期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运行机制,迅速发展壮大,但是从中长期看,股权的高度集中,将在银行内部逐步降低控制水平,影响客户体验,降低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进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赢利能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对于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一般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及绩效的现状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选取了吉林省内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设置虚拟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在综合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本文结论,并对农村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