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属地震多发区。中国的地震活动具有频率高、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地震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个灾种,是自然灾害中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灾种。地震灾害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直接经济损失严重,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面对地震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应用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理论方法,合理评价地震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影响尺度,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是十必要且紧迫的。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青藏高原区域构造特征、青藏铁路区域地貌单元、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构造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灾害的地震危险性与承险体脆弱性,对青藏铁路地震灾害进行风险区划。(1)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运动速度与地震地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本符合断层运动速度-震级的统计分布规律,活动断裂运动速度α≥0.40mm/a的活动构造区可能孕育Ms≥6~7级左右地震,α≥0.70mm/a的活动构造区可能孕育8级左右强烈地震。青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区,沿线发育多条地震构造带,地震构造带与活动断裂带的交叉复合,存在大陆动力学关系。活动断裂带受地震构造带显著控制,尤其是不同方向断裂带的交叉复合部位,控制着青藏高原强震分布和地震破裂空间产状。(2)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震级与发生频次具有统计相关关系。地震震级能够良好地定量刻划地震活动强度与现今构造活动性,也是反映地壳稳定程度重要参数。青藏铁路地震震级与频次呈现关系方程式为:lgN=5.89-0.72m(m为震级档,N为震级档频次),即随着地震震级增大而发生频次减小。(3)青藏铁路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地震发震强度、地震发震概率、承险体暴露度、承险体敏感度。根据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的要求,用定量数值描述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对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由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可以比较地震危险性的大小和承险体脆弱性的高低,为防震减灾规划部门进行地震灾害风险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水力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它的主要对象是水利枢纽。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我国大力扶持的项目。我国政府把民生问题当成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现代化社会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向着更加开放、标准化和网络互联的方向发展。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变得更加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虽然电力企业较早地实现
为降低不受潮汐影响城镇圩区排涝泵站群常规调度能耗,提出了排涝总能耗最小单目标选优和圩区内(外)河水位限制多目标去劣的优化方法。为圩区排涝泵站群常规调度确定若干种典
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下的一种服务方式选择,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支撑点。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深度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