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S积雪产品去云算法研究及应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遥感数据容易受到云层的强烈影响,无法获取云下的积雪覆盖信息,研究去云算法重构云下积雪状况对积雪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中国北疆地区积雪分布广泛,是我国的三大积雪区之一,精确制图积雪覆盖状况的时空变化对了解北疆水循环、气候变化、畜牧业的发展、水资源调查及雪灾的预防预测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因此本研究提出新的MODIS积雪产品去云算法并对北疆地区积雪时空变化进行研究。本研究针对云层遮蔽造成NDSI和二值积雪范围产品时空不连续的问题,提出新的去云方法以生成时空连续的无云积雪产品。时空自适应去云方法通过建立加权的无云相似像元函数来预测云下像元NDSI值。首先结合使用上下午星合成,邻近日合成去除部分云像元,然后利用长时间间隔数据实现时空自适应去云以完全恢复云下NDSI间隙。基于时空立方体的条件概率插值方法用于二值积雪产品去云,在对上下午星的二值积雪产品进行合成后,采用该方法能够完全恢复剩余云像元的积雪信息。基于时空立方体的条件概率插值方法首先计算时空立方体中相同积雪状况下的中心像元和邻域像元的条件概率,然后基于时空立方体计算云像元重分类为积雪的概率,最后利用积雪概率重构云像元的积雪状况。最后,本论文采用基于时空立方体的条件概率插值方法生成中国北疆地区2001-2018年的MODIS无云二值积雪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北疆地区积雪分布时空变化趋势。主要结论如下:(1)本论文所提出的时空自适应去云方法能够完全去除云间隙,并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云假设的方法对去云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恢复的云下NDSI与真值的平均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达到0.95、0.06和0.08;(2)基于时空立方体的条件概率插值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云的污染,生成逐日无云二值积雪范围产品,可以更好地用于积雪监测研究。该去云方法可以完全去除不同比例的云层,总体精度达到97.44%。所生成的无云MODIS积雪范围产品与Landsat 8 OLI积雪分类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总体准确率为90.34%;(3)在中国北疆地区,积雪覆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并且与海拔密切相关。从冬季到夏季,积雪覆盖范围逐步减少,并且在积雪消融期和累积期积雪覆盖率波动较大。在不同海拔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积雪覆盖率逐渐增大,融雪期后移和积雪累积期前移趋势明显。在海拔大于3000m的区域,夏季的最低积雪覆盖率仍能达到23.88%。另外,我国北疆69.70%的地区海拔小于1500m,在冬季其积雪覆盖率大于80%,夏季积雪覆盖率接近0;(4)2001-2018年间,中国北疆地区平均积雪覆盖天数在空间分布上与海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时间变化上积雪覆盖天数增加的面积大于减少的面积。积雪覆盖天数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相关系数达到0.76,其最大积雪覆盖天数地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和天山。基于Mann-Kendall和Theil-Sen中值方法,在像元尺度上分析了2001-2018年中国北疆积雪覆盖天数的变化趋势,34.39%的区域积雪覆盖天数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明显减少面积占总面积的0.86%。积雪覆盖天数增加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9.96%,其中3.80%的部分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且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不断加强数字政府构建力度,竭力打造便捷、高效、通畅的政务网络,强化政府的社会治理职能,力求达到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落实为人民服务、便民利民的政府理念,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建设目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政府大数据治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利用自旋流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是实现高效能存储和计算的有效途径,而由铁磁层/非磁性层组成的异质结构是实现自旋流的产生和探测一体化器件的核心。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间人们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提高非磁性层中自旋流和电荷流之间的转化效率,但至今为止未能获得显著成效。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将目光转到磁性层中,如亚铁磁、反铁磁和磁性氧化等,希望能够基于磁性材料丰富多样的电磁特性实现具有更高自旋力矩效率以及具有新功
DNA模板的金属纳米团簇由几个到几百个金属原子组成,其尺寸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是处于原子和纳米颗粒中间的过渡形态。DNA模板的金属纳米团簇主要包括DNA模板的银纳米团簇(DNA-Ag NCs)、铜纳米团簇(DNA-Cu NCs)、金纳米团簇(DNA-AuNCs)等。因其体积小、毒性小、荧光强度高、抗光漂白性能强、光学性能优异等优点,DNA-AuNCs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探针在生物传感和生
电子支付是一种很重要的商业行为,它的便捷性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各种信息的不断交互,保护支付过程中的用户隐私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量子支付是量子密码研究的一个主要分支,它的安全性是基于量子本身的物理特性来实现,可以有效抵抗量子计算的攻击.利用量子理论设计支付协议是保护用户隐私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分别利用局域不可区分正交直积态和单光子设计了以下两种量子支付协议,具体如下:在基于局域不可区分正交直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被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对预测未来环境和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对植物化石的研究和恢复古大气CO_2浓度是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交叉和发展,银杏类化石的宏观形态与角质层微观结构的研究已经累积了许多重要信息。其叶片表皮超微结构研究和化学分析特征具有相当的潜在价值,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银杏特别适合重建中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季风环流体系的形成、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和气候环境的变迁,使得云南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保存了大量的特有属种和许多古老孑遗植物。云南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是中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沧地区新近纪众多的山间盆地保存了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演化、被子植物迁徙路线以及季风形成演变的有利场所,为新近纪临沧的古气候古环境与生物的协同演化提供了
裸子植物是目前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生代植物群的主要类型。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形态稳定,是植物分类鉴定的基础,同时也对探讨各类植物起源与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极端的温室气候时期,研究白垩纪植物与气候变化对认识温室气候的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富含植物化石,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在该地区采集了大量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化石,包括苏铁类、银杏类及
叶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气候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器官,其结构特征最能体现环境因子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叶表皮特征对裸子植物的分类有重要价值,如表皮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垂周壁的起伏、气孔的形状等都可以为植物的鉴定提供依据。叶化石保存完好的表皮结构不仅可以提供系统的连接现生物种的形态特征,而且对现生物种的分类及定义也有一定影响。新生代被子植物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裸子植物仍然大量存在,其中松柏类植物最为繁盛,因叶子
凋落物是草地土壤有机碳(SOC)的主要来源,凋落物质量的差异会影响SOC含量及其稳定性。早期的研究认为较难分解的凋落物(低质量)对SOC形成的贡献大于易分解的凋落物(高质量),因为难分解的凋落物通过抵抗降解,它会在土壤中累积,但现有的研究认为易分解凋落物对SOC的贡献更大,因为易分解的凋落物经微生物作用后与<0.053mm团聚体结合形成矿质结合态的稳定性有机C,能更为长期的保存在土壤中。草地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退化释放的碳对气候变暖起着正反馈效应。热喀斯特景观作为多年冻土退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其碳储量约占北半球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50%。然而,热喀斯特景观发育及演变过程对生态系统碳释放速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科学问题是热融滑塌演变过程如何调控环境因子、有机质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而影响土壤碳氮含量分布及生态系统碳释放过程。论文以祁连山俄博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