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蔚县是明朝边防体系的重要军事前沿和后勤基地,素有“临边用武之地”的美誉。它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境内复杂险要的地势同卫城、军事堡寨等一起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其鲜明的防御特征以及聚落形态,是长城纵深防御的体现。如今,随着战争的结束与历史的变迁,这些军事化聚落已逐步转变成生活化的村庄,其形态构成要素的军事色彩与防御功能也早已被淡化,有些聚落甚至逐渐消失。因此,对蔚县地区军事堡寨聚落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地理与历史人文的角度理清蔚县地区及其军事堡寨聚落的发展脉络,为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从宏观层面研究分析在特殊历史背景与军事管理制度下,蔚县由前线作战——后勤保障——军事联络构成的整体防御体系,以及与周边相邻卫所和关隘防御体系的构建。再次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蔚县军事堡寨聚落的形态特征,从聚落的时空分布规律与选址特征着手,分析多个堡寨间的联合防御布局,以及单个堡寨的平面形制特征,剖析在长城纵深防御体系下蔚县军事堡寨聚落形态的共性。最后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军事堡寨聚落防御构成要素的特征,按照由外及里的层级将之划分为外围防御以及内部空间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从外围的堡墙、堡门、瓮城、壕沟入手,到内部的街巷组织、宅院、单体建筑以及地道系统,层层深入,由此归纳总结出蔚县地区军事堡寨聚落防御构成要素的个异性。本文通过建筑学、人文地理学、类型学和形态学等相关知识的结合与交叉运用,对军事堡寨聚落的整体防御体系以及形态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为当今长城沿线及其纵深腹地的堡寨聚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