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油污泥。当前,大多数含油污泥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面对这一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国内外都正在努力研究彻底治理的方法和技术。含油污泥是一种废弃物,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本论文从油田含油污泥、污水中筛选出石油降解菌,构建混合菌群,对其生理、生化特征与石油降解能力进行研究,对降解工艺进行探索,为处理含油污泥提供菌种与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分离、纯化出10株对石油具一定降解能力的菌株,并接种于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36℃培养15天后,测定培养液的含油量,计算除油率,评价其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石油降解率为1.8%-56.0%。筛选出2株除油率在40%以上的菌作为优势菌种,命名为YC-1和YC-3。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菌YC-1和YC-3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2)将YC-1与YC-3等体积混合,组建混合菌,命名为YC-13。研究了两种菌的复配液降解石油污染物的效果,发现YC-1与YC-3可协同生存,混合菌YC-13的除油效果最好,可达55.1%。研究单菌和混合菌对环境温度、酸碱度、含盐量的适应性:含盐量为6%时,三种菌的除油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2.1%,51.2%和58.5%:,YC-1、YC-3和YC-13在30℃时除油率分别达到或接近70%,40℃时为46.1%,32.8%和69.5%;YC-1与YC-3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难以生长,pH=6和pH=7时,最大除油率分别为69.1%和43.7%,YC-13在pH=5~7时,除油率在50%-70%之间。综上所述,含盐量为6%时有利三种菌的生长,YC-1和YC-3在30℃,YC-13在40℃生长较好;YC-1、YC-3与YC-13在pH=6、pH=7与pH=5~7的中性偏酸性环境中生长良好,除油率较高。(3)采用微生物堆制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室内堆制处理,研究了不同菌种、接种量、调理剂及堆制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接种量、延长堆制时间,除油率明显提高。经过55d堆制处理,YC-1菌与YC-13菌的除油率分别达44.15%、55.11%;YC-1菌采用土为调理剂时除油率为43.38%,优于采用土+荞麦皮的22.95%,而YC-3菌采用上+荞麦皮作为调理剂时除油率为34.80%,略优于用土为调理剂的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