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复制SD大鼠的脓毒症模型。通过观察大黄清毒汤干预条件下大鼠血清中的内毒素和TNF-α的水平及小肠的病理变化情况,探讨大黄清毒汤在脓毒症中的疗效,以期给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四组,即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大黄清毒汤组)、D组(大承气汤组),各组18只,每组分别设CLP术后6h、12h、24h三个时间点的观察亚组,每个亚组6只。A组不加干预。模型组造模前按0.6ml/100g灌胃生理盐水,中药组造模前按人与大鼠的等效剂量进行灌胃,两者都造模前灌胃3天,每日2次,每12h一次。术前12h禁食不禁水。分别在造模后6h、12h、24h观察大鼠腹腔内的情况、小肠的病理形态、血清内毒素及TNF-α的水平。血清标本及病理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将麻醉后的大鼠仰卧位平置于手术台上,剖开腹腔观察腹腔内的粘连情况和脏腑色泽,之后找到腹主动脉,用一次性负压真空管抽血约5ml,处死大鼠。在临近盲肠处选取约3cm小肠,纵行切开后用生理盐水充分洗净,之后将其置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保存。血液静置30分钟后,可以见到血清析出,以3000转/min的转速进行离心10min,之后用移液枪吸取上层血清到离心管保存。 结果:造模后大鼠的内毒素情况。造模后,三个时间点,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的大鼠血清内毒素都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C组、D组的血清内毒素明显比B组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两种中药汤剂的干预都有效果。在术后6h点,D组血清内毒素的水平比C组低,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12h、24h点时,C组要比D组的血清内毒素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大黄清毒汤的远期效果要好于大黄承气汤,治疗脓毒症时不能单纯的通腑泻浊。造模后大鼠的TNF-α情况。造模后,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的大鼠TNF-α都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各时间点,C组、D组的TNF-α明显比B组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两种中药汤剂的干预都有效果。在术后的三个时间点时,C组要比D组的TNF-α水平低,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大黄清毒汤发挥更好的效果。 结论:大黄清毒汤可以降低血清内毒素和TNF-α的水平,减轻肠黏膜的损害,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避免MODS、SIRS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