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爱国主义教育也在改变着内容与方法,体现出时代性的特征。近年来,8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是飞速向前、急迫成长的一代,身上具备了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他们智力发展显著,个人主体意识之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之快,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独立与多样,都是上一代人难以企及的。网络化的特征使他们成为最先把握世界上新的信息、新的事物、新的变幻的人群;思想上的开放性使他们借鉴和汲取西方的思想来融入到中国社会;时尚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提升;个性上的独立开放促使他们会不断地进入新的领域,创造新的现代文化。但是,仍要清晰地认识到80后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过分地重视个人主体意识的实现,过分地追求个人价值,常常是把自我利益放在首位,团队合作精神较差;他们在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上的多元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得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遇到较大挑战;他们的责任意识往往不高,道德意识常常淡薄,他们是青年共性与时代特性的矛盾统一体。他们会为汶川大地震受难的同胞慷慨解囊、无偿献血,但同时又会对公交车上身旁站着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无动于衷地坐在位置上;他们会为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表示最强烈的愤怒和民族责任感,但也会因感情挫折或别人误解而选择不负责任地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由于80后大学生是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甚至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某种影响。本文将在系统总结80后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与途径。此外本文还对建立8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80后的概念及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青年问题的阐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分析方法,深度分析8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明确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的几代领导人对爱国主义的论述着手,对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8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重点对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开展爱国主义的主要方法与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观点与措施,同时对建立8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