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恐惧情绪对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用中性故事以及恐怖故事来诱发中性状态和恐惧情绪状态,用自制的情绪报告表,采集56名在校大学生被试产生的情绪种类及其等级,并根据情绪自我报告来确定是否成功地诱发出靶情绪。采集的数据包括反映自主神经活动的指标(呼吸频率、潮气量、手指皮肤电、心率、心率变异性和脉压差)和情绪报告。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将恐惧情绪体验期间的自主神经反应与中性情绪进行比较;根据心率变异性的高频功率(副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和低频功率(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确定每名被试在情绪体验期间,心脏变时性功能维度的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分析不同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与被试主观的恐惧感受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实验中所采用的实验材料成功诱发了目标情绪。中性材料和恐怖材料都诱发了少量的兴趣。但中性故事和恐怖故事相比较,差异主要体现在恐惧和紧张上。恐怖故事诱发的恐惧情绪和紧张情绪的主观评定等级差异显著,而它们之间的兴趣主观评定等级,没有显著差异。(2)听恐怖故事时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对生理指标进行分析,与中性故事相比,听恐怖故事时,皮电平均值升高,差异显著,SDNN也降低,差异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呼吸减慢,潮气量增加,R-R间期延长,即心率减慢,差异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同。(3)听恐怖故事时心率变异性的高频和低频功率均降低。对两种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进行频域分析,发现低频功率和高频功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总体来看,不论是中性情绪还是恐惧情绪,低频功率高时,高频功率也高;低频功率低时,高频功率也低。恐惧情绪的功率分布比中性情绪更靠左下方集中,即不论是低频功率还是高频功率,恐惧情绪都比中性情绪要低,但极低频功率区别不大。(4)自主神经反应模式中共同抑制模式比例最高。对被试在恐惧情绪时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进行分析,在听觉材料诱发的恐惧情绪实验中,共同抑制模式的人数占绝对优势,比例最大;其次是共同激活模式;第三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活动减弱的经典拮抗模式。且自主神经为共同抑制模式的被试,主观感受为高度恐惧的比例最大。根据本实验结果,共同抑制模式人数最多,可以认为共同抑制模式也许是恐惧情绪的最主要模式,或者是共同抑制模式代表着较高程度的恐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