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暴力与后现代文化危机——评唐·德里罗小说对美国“大众传媒”的反思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里罗的小说真实、深刻地剖析了美国当代社会和文化,被认为是“复印”了美国的当代生活。德里罗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小说家和美国当代文化最尖锐的社会批判者之一。对大众文化的探究和对大众传媒的批判是德里罗创作的一个中心,因而他也被称为“先锋俗文艺”作家。德里绝大部分作品中都表达对大众传媒的批判,揭露美国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所制造的各种虚假形象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和操纵,试图揭示大众传媒是如何借助技术和资本将其代表的语言符号体系强压在大众之上并构成了对的人的异化和对“精英”文化的边缘化。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德里罗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形象》、《大琼斯街大》、《毛二》,探讨德里罗小说对美国“大众传媒”的反思。这三部小说历时性地揭示了20世纪下半叶大众传媒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人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预报了德里罗后期小说对混沌21世纪的描述。德里罗是一个非常重视语言符号意义的小说家,因此本文运用布尔迪厄的语言习性和符号暴力理论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旨在揭示美国后现代大众传媒的符号暴力的性质特征、影响模式和维度及其产生的后果在德里罗小说的反映。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德里罗及其小说,并在总结前人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论述符号暴力和后现代之间的关系,并概述德里罗小说中符号暴力和后现代文化危机的特征; 第三章分析德里罗三部小说中的符号暴力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进一步探讨德里罗对美国后现代大众传媒和文化的反思;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
其他文献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的一个范本,在美国华裔文坛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
19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在1930年代的上海这一商业消费文化超常发达、政治丛林杂芜凶险的特定语境中,电影歌词由于官方审查时的忽视
本文以废名的诗学理论和新诗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发现诗论与创作的矛盾入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出现矛盾的原因,以矛盾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探讨废名诗学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
从舞蹈演员到作家,从中国到美国,从小说到影视作品,严歌苓这位履历丰富的女性用自己的笔触书写了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一段传奇。对她的研究也随着她的传奇在最近十几年逐渐走向高
本论文通过详细论述但丁对T·S·艾略特的诗歌和批评的影响,以期说明艾略特的作品所展示的文学、宗教、社会乃至政治思想,都有但丁的烙印。经由但丁来解读艾略特博杂的思想,是一
生态位是生态学基础理论之一,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当前生态位理论不仅渗透到现代生态学研究中,而且日益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相关应用学科。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