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精受精胚胎的发育潜能及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胚胎植入前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及囊胚的培养技术探讨多精受精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材料   1.1搜集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废弃多精受精胚胎,从中筛选出D3细胞数≥4,Peter卵裂期胚胎评分Ⅰ~Ⅱ级(碎片≤20%)的多精受精胚胎83枚,继续序贯培养至D5~D6,观察囊胚形成情况。   1.2另搜集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废弃的多精受精的胚胎。筛选出细胞数≥6,Peter卵裂期胚胎评分为Ⅰ级(碎片≤10%)的胚胎27枚,每枚胚胎活检并固定2个卵裂球,通过FISH技术对活检的卵裂球行13,18,21,XY染色体筛查。并将胚胎继续培养到D5~D6,并对形成的囊胚评分。   两组病例的筛选标准均为:女方的年龄为32.12±4.34。病因均为梗阻性因素。   结果:   1从多精受精胚胎中筛选出的83枚D3细胞数≥4,Peter卵裂期胚胎评分Ⅰ~Ⅱ级(碎片≤20%)多精受精胚胎序贯培养,8Ⅰ、Ⅱ组,6Ⅰ、Ⅱ组及4Ⅰ、Ⅱ组D5~D6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5.29%、26.92%、13.04%。获得的23枚囊胚中,其中8Ⅰ、Ⅱ组,6Ⅰ、Ⅱ组获得的20枚囊胚中,可利用囊胚总计12枚。表明多精受精胚胎仍有发育至囊胚的潜能。   2从多精受精胚胎总筛选出D3细胞数≥6,Peter卵裂期胚胎评分为Ⅰ级(碎片≤10%)的胚胎27枚,多精受精的胚胎在发育到卵裂期时分别活检并对13,18,21及XY染色体行FISH检查,其中23枚胚胎成功活检,胚胎非整倍体率43.48%,胚胎发育D5~D6总计7枚囊胚,囊胚形成率为25.93%。对形成的囊胚评分,囊胚可利用率为42.86%。   结论:   胚胎的体外序贯培养也是胚胎筛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多精受精的胚胎也有发育成正常二倍体的潜能。
其他文献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基础,也是档案信息网络化工作目前的瓶颈.借力“他山之石”,巧妙地组织和利用档案馆以外的各种力量和资源,通过回溯、拷贝、链接、共享等
文章详细论述了VMware虚拟化技术在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服务器整合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虚拟服务器稳定、高效、节能。并介绍了实践中积累的几点经验供同行借鉴。 The articl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