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siRNA干扰HBV阳性肝癌细胞BubR1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根据基因库中BubR1序列,由Invitrogen公司设计并提供3对不同的干扰siRNA序列。2、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五株肝癌细胞(HBV阴性及HBV阳性)中BubR1mRNA表达量最高的细胞,并且作为后续试验研究对象。3、实验分为五组,采用westrn blot技术检测干预BubR1表达后其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4、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法、细胞流式实验检测转染3对siRNA序列沉默BubR1基因后对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凋亡以及周期的影响。结果:1、RT-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BubR1mRNA在乙型肝病毒阴性性肝癌细胞系中低于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且在HepG2.2.15中表达量最高。2、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ubR1蛋白在正常组、阴性组、干预组的表达量,其结果显示:BubR1蛋白在正常组和阴性组表达明显高于干扰组(C、D、E)(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干扰组E表达量最低。3、通过MTT及克隆平板实验检测干扰BubR1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增殖及侵袭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干扰BubR1表达后,干扰组相比正常组及阴性组生长增殖能力受到抑制,且干扰组E抑制最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凋亡与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干扰组与对照组(正常组及阴性组)对比,凋亡率增加,且干扰组E凋亡率最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及阴性组相比,干扰组S、G2期细胞增加,且干扰组E增加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体外干扰BubR1后其蛋白在HepG2.2.15细胞中表达量下调。2、在体外干扰BubR1后,HepG2.2.15细胞株的生长、增殖以及周期受影响,具体表现为:MTT增殖能力减弱,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