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水污染与联邦政府的治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介入环境问题的10年,联邦政府从此承担主要的环境治理职责。水污染,特别是城市的水污染问题,一直以来是城市面临的难题,为什么到了20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其进行治理?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第一,战后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给环境和资源带来重负;第二,大都市区化进程造成中心城市的衰败和郊区的发展,引起基础设施老化和供应不足的问题,是城市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但各城市政府因为财政危机而无力解决,需要联邦政府的介入;第三,1970年以前国会通过的治理水污染法案,为联邦政府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介入水污染的治理奠定了基础;第四,人们的环境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要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60、70年代美国出现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成为联邦参与水污染治理的直接原因。1970年尼克松政府成立环境保护署,1972年通过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成为治理水污染最重要的法案,也是本文考察的重点。本文正文分为四章,分析了促成联邦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治理水污染问题的原因并对治理进行评价。第一章为战后美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产业结构和区域间经济重心的转变,给美国人民带来富裕的生活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重负。战后美国的城市化在战后主要体现为大都市区化,大都市区范围内的郊区发展和中心城市的衰败,中心城市需要联邦政府的扶持,污染治理是其中一个方面。19世纪以来到二战后,美国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已经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但是城市本身仍然一个重要的污染源。第二章为城市的发展造成的水污染。美国大都市区内中心城市的衰败,给城市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问题,供水排污系统的经费受到随之削减,使之成为城市的污染源,需要联邦政府的扶持。大都市区内郊区的发展,郊区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将环境污染的范围扩大。20世纪70年代之前,联邦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法案,辅助各州和地方政府治理,虽然力度不够,但为70年代的治理奠定基础。第三章为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联邦政府的治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根植于战后美国社会的变化,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时间的增多,引起环境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不仅将自然环境视为经济发展的必要资源,也是高质量生活的一部分。这推动了联邦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尼克松政府成立了独立负责环境问题的环境保护署,并在1972年通过了治理水污染最重要的《清洁水法》。第四章评价治理的效果。美国各级政府和工业部门为污水排放和处理投入大量的资金,极大的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是水质并没有达到《清洁水法》预定的目标。因为治理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上,而忽视其他污染源。美国的环境问题是与城市密切联系在一起,城市起着破坏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众多研究证明,互动是二语习得和语言课堂的关键,而引发与维持师生、生生互动的最常用、易行的方法就是教师提问。教师提问,作为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语言输入
甾体药物具有很强的抗感染、抗病毒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心血管病、癌症、皮肤病等。甾体药物的发现及成功合成是近半个世纪来医药工业取得最引人注目的
我的爸爸陈龙泉,解放福建时是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六师二五六团代团长。爸爸对我说,在解放福建的战斗中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厦门的渡海战役。当时,国民党军队汤恩伯所指挥的有刘
期刊
<正> (一) 一八四四年,在人类历史科学领域的两位最伟大的巨人在巴黎再度会面了;并由此开始了他们“合作的第一篇宣言”(李卜克内西),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神圣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是培养 2 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虽然西部高等职教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只要政府重视 ,采取积极政策 ,锐意改革 ,顺应大
为掌握猪瘟病毒阳性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分布情况,应用美国IDEXX公司的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临床门诊近期收集的经PCR检测为猪瘟病
根据多项式及其运算的矩阵表示、给出多项式整除的充要条件和多项式的根与系数关系的矩阵描述及其证明,并通过具体例子解读所给理论的用法.
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协同OA对高校行政工作的主要影响,然后分析了影响协同OA在高校行政工作中开展的关键因素,最后讨论了OA系统在高校行政工作中的推广展望。旨在为高校使用OA
《仲裁法》创设了仲裁这种不同于审判制度的纠纷解决机制,虽然仲裁制度没有《宪法》依据,但是《仲裁法》的制定没有超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且未违反《宪法》确立的国家
培养工程硕士是国家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采取的重大举措 ,也是高等工科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工程型创新人才 ,不仅要注重对科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