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证综合的文化观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文化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诸多问题的论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展开的。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又都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历史形态与发展路向两个层面。展开这样的宏大激烈长远的讨论的结果就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出路形成了多种可能性。其中,张申府、张岱年兄弟二人在文化问题的构想上就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发展出“辩证综合的文化观”这一派文化建设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理论的探索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辩证综合的文化观”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一派重要的文化理论,通过张申府与张岱年前后相继发展创成。本文正是将“辩证综合的文化观”这一派文化理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张申府、张岱年发展这一文化理论的历史与理论背景、思想提出、理论创成、理论的特质和意义四个方面来再现其理论逻辑与理论意义。本文绪论部分首先简述选题意义,重申选题对象,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第一部分论述“辩证综合的文化观”产生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从历史背景探析,“辩证综合的文化观”是张申府与张岱年面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及传统文化面临转型期的思考。从理论背景探析,“辩证综合文化观”是对20世纪三大文化理论思潮的回答和超越。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张申府首提“辩证综合的文化观”的思想历程,也即是探寻“辩证综合的文化观”思想发迹之处。本章着重从张申府的文化主张的理论渊源、方法运用、目标理论三个方面,论述张申府当时还略显简单、粗略的文化发展理论,明晰“辩证综合的文化观”这派文化理论的思想出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张岱年理论化研究“辩证综合的文化观”的发展过程和理论成果。本章分为四节内容:首要论述张岱年对张申府文化主张的“接着讲”;接下来,论述张岱年对“辩证综合的文化观”的早期论证,以及晚期创成两个发展阶段;最后补论张申府与张岱年文化观的几点差异。阐明“辩证综合的文化观”这派文化思潮从理论发迹到理论创成这个超越的历程。第四部分总论“辩证综合的文化观”这一派文化理论的理论特质和意义。通过对“辩证综合的文化观”这一派文化理论理论特质的解读,进一步论述张氏兄弟代表的“辩证综合的文化观”,在面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局面中带来的理论意义上的指向性和生命力,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的道路上提供有力的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尼莫地平
近代以来,随着外来经济力量对小农自然经济破坏,和以武力为后盾的政治权力对底层社会秩序的冲击,中国农村社会日益分裂,中国广大乡村社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乡村逐渐被边缘化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均行调强放射治
黄远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与刘佛言、丁少少被时人称为“新闻界三杰”,他所创造的通讯文体一直到现在都还应用于新闻中。在做新闻记者期间,他发表了大量政论性的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放疗后原发灶肿瘤的残存率与初诊鼻咽癌T、N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对101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MRI常规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