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就隔药灸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进行了小样本的临床试验,以观察隔药灸神阙穴和关元穴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寻求最佳量效比例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每次施灸4壮;B组每次施灸8壮。两组均连续施灸七天,七天为一疗程,持续三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于月经来潮48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前列腺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部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以及血清前列腺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将两组之间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前年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以及血清前列腺素含量进行基线方面的分析,P值均>0.05,证明随机分组的两组数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两组组内对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腹部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以及血清前列腺素PGF2α、PGE2、PGF2α/PGE2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较治疗前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以及PGF2α、PGF2α/PGE2值均降低,而治疗后的PGE2较治疗前升高。3.两组组间对比:A、B两组间治疗后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血清前列腺素含量(PGE2、PGF2α)、PGF2α/PGE2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1.7%,B组总有效率为88.9%,P>0.05,两种治疗方案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疗效相当。结论:1.4壮7天和8壮7天两种隔药灸治疗方式均可以改善痛经症状,对于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2.4壮7天和8壮7天两种隔药灸治疗方式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别,本着简便验廉的原则,以最短的治疗时间,最低的成本取得最佳的疗效,临床应择优选取4壮7天作为施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