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中历史小论文作为历史学科的特色题型,以其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历史小论文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也有利于转变学生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结论而轻过程的传统学习方式。泰安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历史悠久、乡土历史资源丰富。将泰安的乡土历史资源融入历史小论文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为历史小论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持,另一方面也利于优化情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历史小论文作为历史学科的特色题型,以其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历史小论文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构建,也有利于转变学生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结论而轻过程的传统学习方式。泰安作为山东省的地级市,历史悠久、乡土历史资源丰富。将泰安的乡土历史资源融入历史小论文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为历史小论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持,另一方面也利于优化情景设计,增强题目的开放性、灵活性。基于材料的呈现方式,历史小论文可以分为史料分析型、主题探究型、社会调查型三种类型。本文按照不同类型分别选取设计两个历史小论文教学案例,其中史料分析型选取了“中华文明早期起源”“革命老人范明枢”、主题探究型选取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泰山封禅大典”、社会调查型选取了“徂徕山的故事”“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这6个历史小论文教学案例,并针对不同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教学指导,进而对不同类型的历史小论文教学提出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相关乡土历史资源作为史料融入到小论文题目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写作兴趣,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的使命感。此外,对于教师而言,历史小论文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不断促进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角色的转变。因此,将乡土历史资源与历史小论文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乡土历史并不等于国家历史,在历史小论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处理好地方局部和国家整体的关系,牢记适度的原则,合理组织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新版教科书即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中外历史纲要》于2019年陆续投入使用。2007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正文与辅助文上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更丰富,措辞更合理,表述更客观;辅助文增加学习聚焦与思考点两个栏目,重视历史地图插图以培养时空观念。以上差异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时代发展迅速,两版教科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输入技能之一,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听力总分30分,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听力的地位,通过使用恰当的听力策略,发展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本研究在会话含义理论的视角下,以临清市某高中高三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测试法以及访谈法,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剖析会话含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以下问题:(1)高
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是新中国成立后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频率最高的文章之一,在语文教材选编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不同时代鲁迅作品的讲解重点和讲授方法都有很大差异,新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精神,理解鲁迅作品忧愤深广的思想内涵,领略小说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语言修辞艺术,感受他对改造国民性的探索,是当下语文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祝福》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融合当下学术界鲁迅研究的新
感恩,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处处贯穿着对学生感恩情感的培养。本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和感恩内涵,探讨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总结感恩教育的特点,旨在将感恩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当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之中,把学生培养为有责任、有担当、知感恩的合格接班人。除绪论外,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感恩及感恩教育的内涵。基于“报本反始”之理,感恩包涵感恩父母、感恩国家、
作业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促进学生知能转化、助力教师教学等重要作用,故作业系统需要受到重视,更值得被研究。论文选取部编本和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素材,将其阅读部分作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比较研究。部编本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统一编写的教材,它的全面使用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一纲多本”局面的结束。鲁教版教材是山东人民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材,在山东省广泛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加强和创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线上教学,使其充满时代活力,更好的培养人,这是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疫情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不能停歇,教育事业尤其的耽误不得,因此国家教育部门适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了线上教学政策,指导各阶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我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从2013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到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走向大学、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做准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地理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地理学科的教学也更加重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化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正文中,笔者主要应用
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广大地理教师和教育学者的关注。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地理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活动中去。当前,聊城市大多数学校过度重视理论课程,却忽视了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地
乡土史资源对促进历史课程学习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但目前乡土史资源在聊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状况却不尽人意。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对教材不求甚解,只是机械背诵知识点;学生感觉教材中的历史距离他们很遥远,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历史人物、事件、地点对他们来讲比较生疏,内容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记忆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花费他们很长的时间,这使得学生
2011年新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我国基础阶段的美术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尤其关注美术教学方法的转变。针对美术教学,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从教学观念等方面作了具体的指导分析,指出当前美术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鼓励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美术教学。同时,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对